妖魔化「明日大屿」计划对香港不负责任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4110
地产新闻
妖魔化「明日大屿」计划对香港不负责任
(文汇报) 2018年10月12日
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计划,遭到反对派猛烈攻击。昨日特首林郑月娥回应有关指责时表示,对填海近年有妖魔化情况,但香港的成功多年来依靠填海,新市镇、金融区和新机场等均是靠填海觅地,希望市民可以鉴古知今。填海造地不仅满足住屋需要,更拓宽发展空间,不断提升竞争力,在香港及部分土地空间有限的地方行之有效。特区政府斥资填海,是对香港未来进行投资。包括反对派议员在内的政客以阴谋论抹黑填海,散播「耗尽储备」等论调,企图偷换概念、恐吓公众,以增加填海的阻力。这种做法,对香港长远发展非常不负责任。

「明日大屿」计划大规模开拓土地,满足香港未来20至30年的发展所需,可以解决百万人的居住问题,创造30多万个就业机会,更是一项促进发展经济、扩展都市空间的重大长远规划。但这个布局长远、造福未来的规划,却遭到反对派罔顾事实的非议,「倒钱落海」、「燃烧储备」、「专为新移民而设」之说满天飞。提出这些牵强附会谬论的人,对香港的发展历史视若无睹。众所周知,香港山多平地少,可供发展的土地不多,自开埠以来,香港多次进行填海工程。时至今日,香港很多繁华的地区,包括中环、湾仔、铜锣湾、尖沙咀东、九龙湾及观塘商贸区等中心地带,以及沙田、荃湾、大埔、将军澳等新市镇,都是填海而来。二战后至1980年,香港的填海面积约有4,000公顷。

环顾周边的日本、新加坡等都积极向海索地,扩大国土。日本战后新造陆地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20个香港岛,新土地主要用於工业、交通、住宅。新加坡独立时领土581平方公里,今为714平方公里,增加23%,全是填海而得。新加坡过去20年发展迅速,港人羡慕新加坡人居住宽敞,正建基於不断填海造地。

此次提出的「明日大屿」计划,可媲美回归前的「玫瑰园计划」。「玫瑰园计划」当年预算高达2,000亿,一度被形容为「大白象」工程。如今证明,这项庞大的工程成为推动香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当年「玫瑰园计划」要通过跨越97的工程借贷来完成,现在特区政府拥有过万亿的财政储备,有什么理由不能再推振奋人心、提供动力的发展计划呢?有什么理由不能善用储备,为香港投资未来?

反对派指称,「明日大屿」计划耗资四、五千亿,甚至过万亿,将耗尽香港的储备,这完全是耸人听闻。「明日大屿」工程长达13至14年,投资分期进行,并非一次过支出,每年工程款约四、五百亿,现在立法会每年批准的基建开支已逾千亿,反对派议员连简单的计算也不会吗?说「一次过用完储备」,只是模糊投资计算,恐吓市民。

至於将「明日大屿」计划与单程证制度挂鈎,认为填海「明益」新移民,更是无稽之谈。香港私人楼市自由买卖,公营房屋则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一视同仁,内地新移民并无特权。利用填海问题分化社会、制造矛盾,对香港更是贻害深远。

填海对香港的城市规划、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社会因为环保意识提高,关注公帑运用,对填海有不同意见可以理解。政府可以作更加深入细致的解释工作,社会则应该理性讨论,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如果将填海政治化、妖魔化,令「明日大屿」计划又成为议而不决的牺牲品,最终牺牲的是香港的竞争力,牺牲港人的生活质素。相信广大市民会在填海问题上冷静思考,免受不负责任论调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