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盈余辟地 助民安居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3661
地产新闻
善用盈余辟地 助民安居
(文汇报) 2018年8月29日
时隔近10个月,任志刚再在网志发表文章,建议将存放於外汇基金的部分财政盈余注资到一间获明确授权负责土地开发及供应的「特殊目的」公司(SPV),以落实政府土地供应政策的目标。任志刚没有就这间SPV的运作进一步阐述,不过,记者根据接近任志刚的消息人士回覆,构想这间SPV的运作。

成本价大量供地 私楼势降价

任志刚的构想可能是这样的:首先,地从何来?由外汇基金注资成立一个专门收地、造地的「特殊目的」公司,由这间公司负责填海造地(当然要待政府通过填海方案后进行)、收农地,甚至收旧楼等,建立一个庞大的土地储备库;第二,有地如何推?什么价钱?卖给谁?当市场的土地价格高过这间公司造地的成本时,这间公司就以成本价向市场推出土地。至於土地是卖给政府建资助房屋或发展商起私楼都可以。

到这里,有人会问,发展商买得平价土地亦可以高价卖楼,无助楼价下降,但消息人士回应指,当「特殊目的」公司的土地很多,继续以成本价推出,土地市场由「供不应求」变为「有求必应」时,相信发展商就很难再企硬不降价。同时,由於土地是以成本价推出,也不涉及公帑补贴问题。

消息人士指,其实任志刚新文章提出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是,「可负担的楼价是一项重要的公众利益」,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促进者和保护者,在供应土地时,需要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任志刚认为,现时住宅用地供应短缺非常严重,导致私人市场的楼价飙升至一般市民无法负担的水平,并不符合公众利益,亦影响社会和谐,同时令房屋需求由私人市场转移至公营市场,增加政府作为公营房屋供应者的压力。同时,市民大众普遍都预期楼价将继续上升。要改变市场预期及令楼价有序调整,才是真正符合公众利益的安排。由於住宅用地供应是影响楼价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从而改变市场预期。

香港卖地的收入非常可观,令公共财政录得庞大盈余。任志刚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香港并不需要庞大的财政盈余,而且庞大盈余只会拖着经济发展的后腿。另外,政府售卖住宅用地的收入,其实是一种税收,由在私人市场以天价租楼或买楼的一般市民缴付。这是有违政府的房屋政策立场的。

可厘清土策符公众利益

过去,政府在住宅用地供应的立场上,一直令人误以为香港存在违反公众利益的「高地价政策」。因此,他认为政府有需要清楚阐明符合公众利益的土地政策。

综合而言,任志刚的意思是,既然香港并非想藉高地价谋取更多财政收入,高楼价也不符公众利益,同时香港又有丰厚的财政盈余,与其全部投资外国资产,例如美国国库券,为何不能将部分在香港运用?大规模开发土地也是适当运用财政盈余以投资香港未来的好方法。■香港文汇报记者 蔡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