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需求迫在眉睫 收地建组合屋应并行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4640
地产新闻
住屋需求迫在眉睫 收地建组合屋应并行
(东方) 2018年8月28日
香港回归二十一年,政府管治无能,社会乱象丛生,港人叫苦连天,本报特别设立「香港沉沦」评论版,一方面揭示乱象根源,全方位监察政府施政,同时让社会各界就不同议题表达心声,包括提出可行政策或建议,为现时纷乱不休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市民关心的民生议题把脉。

根据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分析,由现在至二○二六年,香港需要七百六十八公顷的住宅用地,目前预算此期间内可有六百六十公顷的土地兴建住宅,换言之,二○二六年前还欠一百零八公顷的土地。虽然近日社会各界,包括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一些智库组织积极讨论填海造地,譬如「香港地界以外的飞地」、「强化东大屿都会计划」等等鸿图大计,但填海造地往往需时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在填海区建屋,对於二○二六年之前的严重缺地情况,明显是远水不能救近火。

促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

根据房委会公布的最新数字,未来五年,每一年度的建屋量总数,都低於「长远房屋策略」的每年二万八千个单位的平均建屋量,其中二○二二/二三年度总建屋量,预计更只有一万四千八百个单位,仅及长策目标每年平均建屋量五成多,可见公屋短缺问题非常严峻。政府於二○一四年制订「长远房屋策略」,采用了六比四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作为建屋指标,但近年公营房屋严重短缺,社会有声音要求政府作出适度调整。笔者就曾建议公私营比例改为七比三,有需要时再作修改,以回应社会对公营房屋,特别是出租公屋的殷切需求,可惜政府一直充耳不闻,至今年六月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仍坚持沿用有关比例。

今年一月,统计处公布全港现约有二十万九千七百万人居於劏房,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仅得五十六点五平方尺,反映香港住屋问题已经水浸眼眉。笔者认为现在政府应对迫在眉睫的住屋需要问题,短期措施可以有两方面:一、短时间内完成收地;二、兴建过渡性房屋。

政府短期内可收回建屋的「熟地」,首选是二○二○年租约到期,占地约一百七十二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场,只要政府有决心,顶得住既得利益者的压力,以公众利益考虑,宣布收回球场,现在就可以开始规划该土地;其次是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发展商手上的新界农地。可是政府似乎碍於商界压力,迟迟不愿意接受上述建议,任由基层市民生活於水深火热中。

政府应主导 勿交波民间

至於过渡性房屋方面,政府似乎亦认为有此需要。今年五月,社联在政府支持下,推出「组合社会房屋计划」,在深水埗兴建九十个临时单位,以低廉租金租予基层家庭入住。另一边厢,房协今年七月则推出首个「暂租住屋过渡性房屋计划」,将已纳入重建计划的渔光村二百多个已收回的小型单位,让轮候公屋人士暂时租住。然而,对於现时二十七万户正在轮候公屋的人士,上述过渡性房屋的单位数字实属杯水车薪。笔者曾向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进言,现时单由民间组织或房协负责推动过渡性房屋,对纾缓本港住屋危机根本是捉襟见肘,政府不应「将个波畀咗民间」,应该担当主导角色,遗憾是政府对笔者建议置若罔闻。

笔者认为二○二六年之前,兴建过渡性房屋是政府房屋政策其中一个重点。如果政府有决心、有承担,应该立刻觅地建临时房屋,例如研究在大屿山占地六十公顷的迪士尼二期用地兴建组合屋,有关用地可以在短时间内兴建数以万计组合屋,让基层市民及劏房户暂住,藉以改善生活环境。但政府却以与迪士尼公司有协议作劏箭牌,指用地不能建住宅,但笔者认为协议可在双方同意下修改的,现时政府连尝试向对方提出讨论也没有,实在是欠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