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倡「土地债券」释地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4030
地产新闻
港大倡「土地债券」释地
(文汇报) 2018年7月31日
政府发行收购新界农地 区划整理综合规划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岑志刚)「土地大辩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鉴於现时有逾4,000公顷新界土地潜力未被释放,以公私营合作方式发展私人农地成为其中一个短中期选项。香港大学科斯产权研究中心昨日举行记者会,建议引入「土地债券」、「土地区划整理」两个方案,即:建议政府发行土地债券收购土地,业权人将来可凭债券投地;同时,建议推出土地区划整理的换地机制,以日后的发展权益吸引业权人自愿交出土地,合并作综合规划,并预留一定比例土地兴建公营房屋(另见稿)。

负责研究的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主任邹广荣估计,现时新界有逾4,000公顷具发展潜力的私人土地,但部分因业权分散并难以整合,未能地尽其用,而现时以土地收回条例收地的方法亦存在争议,故建议政府发行「土地债券」,以便收购新界私人土地,包括主要发展商持有的闲置农地、原居民的祖堂地,以及其他私人拥有的土地。

收回私地重整用途 增地积比

他形容土地债券是远水救近火的方法,政府在收回私人土地后可重整用途,增加基建和提升地积比,以释放土地潜力,容纳更多的人口,并腾出土地作其他用途。

若日后政府推出新土地,包括政府填海得来的土地,地债持有人可用地债加溢价竞投土地,即变相透过自由市场决定补地价金额。

早换更多迟换递减 可作买卖

他补充,土地债券可在市场或公开交易平台自由转让,地债持有人可在高透明度的市场上互相竞争。而地债的本质与过去的「甲/乙类换地权益书」接近,政府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可作借鉴。

他建议政府可以考虑推出优惠,鼓励土地持有人换地债,例如愈早接受换地债,相同面积的土地可换取更多地债,随时间递减。

被问到如何消除「官商勾结」的疑虑,邹广荣指出,土地持有者换地债前无从得知土地将来用途、如何重整,亦不知道道路等基建的位置,相信没有「官商勾结」问题,但地债与土地面积的兑换率仍需作详细研究。

他又预计,土地债券推出一段时间后,地债的所有权可能会过於集中,有机会出现操纵投标以降低出价的情况,必要时须有机制允许投标人以现金出价竞标。

谘询发展商后向当局交报告

同时,中心又建议推出土地区划整理的换地机制,以日后的发展权益吸引业权人自愿交出土地,合并作综合规划,并预留一定比例土地兴建公营房屋。中心表示,聚焦小组正进行个案研究,并会於8月18日召开公众论坛谘询发展商及业界意见,期望在9月份「土地大辩论」结束前提交完整报告予土地供应专责小组。

前长策会成员、测量师刘炳章认为建议可行。他指土地会因为发展而升值,政府以现金赔偿收地,对业权人吸引力不大,而土地债券的价值可随着土地升值而上升,加上可在自由市场买卖,透明度较高,相信可满足乡议局及新界的业权人的诉求,吸引他们加快释放土地作发展。

刘炳章又认为,土地区划整理模式释放土地的理念可取,但以往政府规划「综合发展区」,在统一业权人意见方面有难度,关注是否有业权人牵头提出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