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价」居屋令社会惊醒 资助房屋应「去商品化」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3874
地产新闻
「癫价」居屋令社会惊醒 资助房屋应「去商品化」
(文汇报) 2018年7月26日
本港楼市炽热,导致二手居屋价格亦水涨船高,大角咀富荣花园日前诞生本港首宗破千万元的居屋成交纪录。居屋本质是资助房屋,通过政府资助协助有住屋需求的中下阶层市民安居,而绝非为助人出租或转售图利。「癫价」居屋的出现,再次提醒当局必须以新思维,重新审视居屋的定位和功能;尤其在政府加大对未来资助房屋财政承担的新政下,更要审时度势,改革资助房屋的流转机制,将新资助居屋 「去商品化」,力防炒卖牟利,令合资格家庭的居住权得到充分保障,确保社会公平和公帑用得其所。

居屋的初衷是为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私楼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负担的自置住房,满足他们的基本住屋需求,藉此建构港人对社会的归属感,而非让买家将居屋充当为资产增值、转售图利的投资工具。居屋在1978年推出,当时规定大部分居屋在购入单位首10年禁止转售至公开市场。只是到了1999年,政府才缩短转售限制至5年。随着居屋转售限制放松,同时本港楼价长升长有,居屋日益成为投资工具。

是次出售的「癫价」居屋,业主於98年11月斥182万元购入,持货20年。是次成交,补地价金额逾350万元,但扣除补地价后,业主账面获利丰厚,料有500多万元进账。居屋以往以市价7折售予市民,因楼价上涨居屋资产价格大幅上升,一再催生「居屋王」,不仅原业主纷纷出售套现,更吸引不少投资客短炒图利。

本港近年楼价远超普通市民的负担能力,居住问题日益突出。本届政府下决心解决房屋问题,决定将资助房屋价格与私楼脱鈎,改为与市民负担能力挂鈎,新居屋、绿置居、首置盘将以私楼价格六折或更低的折扣出售;同时政府承诺为房委会、房协等机构「包底」,这些机构若因出售资助房屋而出现财政负担问题,政府会一力承担。政府作出这些改革和承担,目的就是要令居屋等资助房屋回归居住功能,满足市民居住的基本需要。

按照政策设计,居屋价格可随私人市场波动,并可透过补地价在私楼市场出售,这本是出於建立置业阶梯、促进单位流转的考虑。但在本港楼价失控、楼市泡沫不断膨胀的形势下,早有意见提出,收紧居屋的限售期,由5年延长至10年,以免在居屋「破顶」成交的吸引下,助长短炒新居屋的风气。

本港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楼价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回落,资助房屋更显珍贵;新资助房屋的折扣更大,意味政府公帑补贴更多。因此,从满足居住、善用公共资源考虑,都应进一步收紧新资助房屋的转售限制。此次「癫价」居屋出现,说明单靠加长限售期并不足够,还应考虑更根本、更彻底的对策,包括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将新居屋、首置盘等资助房屋去商品化,禁止在公开市场出售,只可卖给原出售机构或在居屋第二市场买卖 ,只能由合资格港人买卖,以减少资金追逐下的扭曲,令买家不能将资助房屋当作资产增值、转售图利的投资工具,确保政府的资助用在解决市民居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