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码头建屋 取决龙鼓滩填海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6518
地产新闻
内河码头建屋 取决龙鼓滩填海
(信报) 2018年3月7日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下称小组)昨天召开第11次会议,讨论占地65公顷的屯门内河码头发展。小组主席黄远辉在会后表示,内河码头现时货柜吞吐量只占全港3%,容易利用其他港口设施吸纳,噪音和交通问题相信亦可妥善处理,故小组认为码头或可改为房屋用地,兴建2.2万个住宅单位。不过,黄远辉强调,土地能否改为房屋用地,取决於社会上是否支持龙鼓滩填海方案,以重置屯门38区的特殊工业设施,腾出空间作重新布局,预料此选项属中长期土地供应。

黄远辉昨天指出,若只把内河码头作独立发展,只能继续作工业用途;但若连龙鼓滩填海建议一并研究,则可把附近38、40及46区用地加入考虑,码头用地将有「契机」改作住宅用途。他估计,若以屯门的发展密度计算,码头可提供2.2万个单位。

至於用地要解决的噪音和交通问题,黄远辉相信应可处理。他指出,内河码头位於屯门至赤鱲角接连路的出口,邻近主要交通配套,之后又可连接拟议的屯门西绕道,预料未来交通问题可解决。

需时15年 属中长期土地供应

他说,由於码头地形不规则,故建议发展时可作小规模填海,料不会多於30公顷,令土地较易完整。他预料,此选项属中长线土地供应,因填海至少需时15年。

对於码头现由发展商拥有,未来会否以公私营形式合作发展,黄远辉称,会上没有讨论相关问题。有传特首林郑月娥曾选中该幅地皮,发展密度有否因而提高以增加单位数目,黄远辉重申,单位数目推算是参照屯门市中心发展密度,小组认为估算合理,强调不会因特别情况而强行加大发展密度。

虽然小组认为内河码头的使用率不高,很易被其他港口设施吸纳,运输业界却另有看法。陆路客货运输业议会主席蒋志伟表示,港珠澳大桥落成后,内河码头非常邻近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入口,有利货柜交收,预料使用率会逐渐回升。他又指出,虽然内河码头现时有不少用地空置,但随着洪水桥发展,不少物流用地、停车场等将收回发展,因此内河码头或会吸纳相关设施。

为了就公众谘询作准备,小组讨论选项以昨天会议划线,至今共讨论了17个供应选项。黄远辉估计,所有土地供应选项提供的土地不会少於1200公顷,但小组未有确实数字。他又承认讨论时间比原定为长,预计公众谘询或会延迟至4月中才展开,但他强调谘询期5个月不会缩短,盼11月底可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