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填海造地 一定要快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7511
地产新闻
香港填海造地 一定要快
(文汇报) 2018年2月6日
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昨日举行填海及前期工程动工典礼 。本港土地短缺,楼价高企,租金昂贵,严重窒碍香港经济民生,这已是香港有目共睹、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时不我与,开发土地再慢半拍,难免再次机遇旁落、优势丧失,经济民生受损,因此,香港在维港之外填海造地一定要快--社会应快达成共识,政府决策要快拍板,工程施行要快,不能再拖拖拉拉。

香港发展从来离不开填海造地。中环、铜锣湾、启德等今日的中心地带均是填海而成,迪士尼乐园、赤鱲角机场等享誉国际的重要项目更是如此。上世纪70年代成功开发沙田、荃湾、屯门等新市镇,当中就进行了大规模填海造地,安置了150万人口。可以说,没有填海,就没有今日的香港。

填海不仅解决住房问题,更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土地,且填海造地不涉及居民拆迁,施工时间有较大确定性。最新的例子是,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举行填海及前期工程动工典礼,项目首次使用「深层水泥拌合法」技术,可减少施工时对水质的影响,整项计划预计2030年完成。

相较於旧区重建、开发市区荒废工业用地及新界荒废农地等方法,在维港以外地区填海、建设新市镇具有时效快、供应大的优势。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填海工程,预计提供49000个住宅单位及87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容纳约14万4千人口,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可见,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填海工程可在相对短期内增加大幅土地,助推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尤其是纾缓本港建屋用地紧缺的燃眉之急。

政府数据显示,香港家庭住户的人均居所楼面面积中位数为15平方米;本港约有20万人居於劏房,有4.5%的劏房更住了5人或以上。劏房居住环境狭窄,市民每日承受着巨大压力,急待政府解决相关问题。尤有甚者,本港仍有五六千名笼屋床位租客,在地狱般的居住环境中捱日子。

新加坡立国时,土地面积小於香港的一半,但现在人均居住面积是香港的1倍,原因正是新加坡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多达22%的国土透过填海而成。香港经常以新加坡作为发展的参照对象,新加坡填海促发展的经验值得香港仿效。

相比之下,香港近年对填海踌躇不前。最近10年,香港来自填海的土地供应明显减少,由过往平均每5年造地约5至7平方公里(不包括赤鱲角及西九龙),到2005至2009年锐减至0.84平方公里;而到2010至2013年,填海土地更只有0.08平方公里。近年政府觅地阻力重重,填海更惹来环保团体的大力反对。但是,觅地建屋关乎香港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政府需要迎难而上,耐心细致说服市民,尽最大努力、运用最新科技保障环境的大前提下,争取民意支持,减轻填海的阻力;同时,政府在填海选址、规划上也要打破常规,雷厉风行,不能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如果什么都按老办法行事,开发土地要花费10至15年,香港还有「多少个十年」可以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