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广开房源 多作承担照顾基层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4514
地产新闻
多管齐下广开房源 多作承担照顾基层
(文汇报) 2017年9月20日
由政府推动的社会房屋共享计划昨日公布详情,目标提供500个过渡性住宅单位,供正在轮候公屋的基层人士申请,年底前会先推出34个单位。随着楼价和租金不断飙升,近年部分基层市民居住环境更趋恶劣、租金负担沉重,而轮候公屋时间长久,新一届政府积极以新思维、新方法,缓解基层住屋之困,方向值得肯定。不过,目前的共享计划规模过小,杯水车薪,要扩大相关计划的规模、照顾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政府一方面要拿出更大的承担,提供经济诱因,吸引更多业主参与计划;另一方面更要打破常规广开房源,包括研究改装工厦作中转屋,善用现有楼宇资源。

截至今年6月底,最新公屋轮候册数字为27.8万宗申请,平均轮候时间长达4.7年。基层市民轮候公屋时间越来越长,人数越来越多。政府提供中转房屋,暂时改善轮候公屋市民居住条件,应该说非常及时。本次推出的社会房屋共享计划,租金不超过租户入息1/4,提供的单位经过翻新,都较为安全、整洁、卫生,给轮候公屋人士提供一个可负担的选择。虽然计划初期可提供的单位有限,但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可逐渐扩大计划规模,缓解部分基层市民的住屋困难,改善居住环境。

房屋共享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於有更多关心社会的人士提供单位,因为基层人士之所以能以较低租金入住,有赖善心业主愿意收取低於市场价的租金。以一个轮候公屋的3人家庭为例,由於申请公屋的每月最高入息限额只是22,390元,租金不超过入息1/4,意味着租金不可以超过5597元,但现时市场上一个面积300尺单位的租金动辄过万元,意味参与计划的善心业主牺牲颇大。

解决基层市民的居住问题,政府责无旁贷。目前3年上楼的目标难以达标,政府有必要提供更多的中转屋,协助苦苦轮候上楼的申请者。房屋共享计划目标提供500个过渡性单位,相比20多万公屋轮候户根本是杯水车薪,需要鼓励更多业主提供单位。政府不能单靠业主有善心,而应对计划作出必要的补贴,让业主能获取接近市场水平的租金,令更多业主有积极性加入计划,政府才能拥有更多现成的住宅单位,然后以较便宜的租金租给基层市民。

与此同时,按照差饷物业估价署发布的《香港物业报告2016 》,本港住宅空置率处於3.7%的低水平,预料适合参与计划的住宅数量实在有限。当局要提供更多的中转屋,就不能局限於现有的住宅,应打破常规思维,善用楼宇资源,例如可研究将某些工厂大厦整体改造为中转屋。事实上,整栋工厂大厦动辄有10万、20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可以提供成百上千的中转单位,效率比等候业主提供闲置单位更立竿见影。与香港相邻的深圳,近年随着传统工业外移,亦有将工厂大楼改装为共享住宅的成功例子,值得香港积极参考、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