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库「打破框框」 思寻觅地之路 复耕在郊野公园 农地可建屋发展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553
地产新闻
四智库「打破框框」 思寻觅地之路 复耕在郊野公园 农地可建屋发展
(信报) 2017年8月31日
本港房屋供不应求,市民居住环境较同类成熟经济体狭窄,矛头归咎於土地问题,但其实香港总面积达1174平方公里,市区或已建设土地面积占四分之一,并不缺乏土地,只是欠缺有效发展。政府要彻底解决房屋问题,善用土地,便不能故步自封。持续智库与思筹知路合办「打破框框 觅地解困」研讨会,并邀请大舜基金及团结香港基金代表参与,集合四个智库之力,提出认为可行及短时间内可见成效的方法。

各个智库分别建议要增加住宅用地,可从填海、 发展郊野公园、把住宅项目周边斜坡纳入发展范围, 以及改划郊外农地和棕地用途等方向着手,而对於社会上就有关方案所引发的环保及自然生态保育等问题争议,意见普遍认为,应该两害取其轻,在保持现有环境地貌及提供用地解决居住问题之间取得平衡, 但各界一直未能就有关议题达成共识,政府也未敢贸然大兴土木移山填海。

潘国城倡「三角短传」方案

持续智库主席兼前规划署署长潘国城建议,当局应考虑由他们提出「三角短传」方案。潘国城认为,郊野公园有某些角落根本不需要保护发展,未必有动植物或雀鸟等栖息,这些与郊野公园的环境地貌没有抵触的土地,应可研究改作农地用途,替代郊外农地, 让喜欢耕种的人士在该处从事农业活动。至於现已荒废的郊外农地则改作房屋建设用地。这个转变模式便形成「三角短传」。持续智库相信,这个方案既能平衡社会发展和环境保育的诉求,亦可避免郊野公园被开辟为住宅区。

持续智库指出,郊野公园远离已发展地区、交通甚不便、没有所需的生活设施,若在这些地方兴建公营房屋,当局必须投放大量资源,提供交通配套和多元化的社区设施,包括街市、学校、医院、警署、社区中心等等,否则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兴建公营房屋和长者院舍,最终只成为另一个「孤岛」,区内居民长途跋涉跨区工作,或使用他区的社区设施,负担高昂的交通费,当年天水围「悲情城市」没人希望再出现。

持续智库亦认为,若要兴建更多公营房屋和非牟利安老院舍,选址应为邻近市区或新区,若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发展,长者便无法如愿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安老,地点远离医院及诊所,也会因交通不便而令家人亲友减少探访。建议透过搬迁农地到郊野公园边陲,再释放荒废农地扩展新市镇,以回应市民和长者的居住需求,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思筹知路召集人兼前立法会议员谢伟铨认同,可在郊野公园耕种,现时有部分郊野公园地段已是农业用途,但实际有进行耕种的地方很少。他建议,政府应放宽部分郊野公园用地条例,以迎合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包括现今新一代农夫可利用水耕种植技术,不再是传统般以锄头挖地耕作,但按现有条例可能被视作工业用途。此外,生态价值高低是由人定夺,是否可因应整体社会需要作出平衡,虽然对部分生态可能有影响,也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