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定义边陲 再谈郊园建屋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7912
地产新闻
首先定义边陲 再谈郊园建屋
(信报) 2017年5月19日
郊野公园发展房屋用地作为一道议题,乍听之下实在是政治不正确,首先是郊野公园受到法例保障,其次是保育人士必定群起反对,因此这道议题过往虽然不时有个别人士提出,但始终是难以进一步讨论的禁忌。五年前,时任环境局局长的邱腾华曾有构思,为了扩充将军澳堆填区,将清水湾郊野公园五公顷土地纳入堆填区范围,如此建议触发社会上极大争议,立法会议员齐声说不,挪用郊野公园之构思惟有作罢。

特首梁振英在今年《施政报告》重提发展郊野公园,虽然任期尚余不足两个月,但他依然把握最后机会,前日宣布邀请房屋协会研究在大榄及马鞍山郊野公园边陲建屋的可行性,两地分别位於大榄隧道收费广场以西和沙田水泉澳邨东南,面积各占二十公顷,合共四十公顷。梁振英指出,已与候任特首林郑月娥商量,强调郊野公园边陲只发展公营房屋或长者屋。事实上,林郑在其竞选政纲亦明言,在郊野公园边陲觅地建屋是她其中一项有意推行的政策。

房协欢迎获邀研究,主席邬满海表示,现时只找四十公顷地段作研究,少於郊野公园整体面积的百分之零点一,研究过程会力求客观和开放,若有需要会找环保团体提供意见。

政府委托房协展开可行性研究,固然有绕过立法会之嫌,不过公平一点来说,即使日后研究有结果,假设谘询公众又得到正面回应,最终的落实执行仍须向立法会申请拨款,这一重监察政府的关卡无论如何避无可避。更何况,房协目前的态度是分阶段客观研究,考虑的因素包括生态价值、公众享用价值、对郊野公园的影响及土地发展潜力等等,并不代表一定会建屋,因此我们认为相关研究何妨一试。

有人担心,发展郊野公园此例一开,日后将会没完没了,大型挖土机不断侵蚀香港宝贵的自然环境。这样的忧虑有其一定道理,所以房协这次的研究最好把焦点集中於何谓「边陲」,怎样界定「低生态价值」,藉此减轻发展所受到的阻力。如果能够确定「低生态价值边陲」的定义,并且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说服市民将之发展的另一个合理做法是先把相关土地剔除开来,不再属於郊野公园范围,那么建屋事宜才可顺理成章,可望化解不断侵蚀绿化地的疑惑。

现时两个选址,房协认为皆有交通网络和基建配套,邻近亦已有不同类型的房屋,所以比较适合用来发展。以大榄隧道收费广场以西为例,当地既然是隧道出口,汽车流量甚大,附近的八乡路一带住了相当数量的民居,相信不少人会同意是「低生态价值边陲」,房协只要交出具体研究数据,未必无法说服环保团体放下寸土不让的坚持。

香港住宅供应不足,觅地建屋困难重重,楼价升至远远脱离现实,为了解决问题,总得突破僵局,也许确实有必要使用非常手段。郊野公园占全港总面积四成,相当於住宅用地总面积近六倍,是不是真的不能动之分毫?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之下,价值较低的郊野公园边陲不失为可供研究的课题,只要取得平衡,并且走足一切合乎公义的程序,包括公开透明的谘询,我们认为郊野公园面积减少百分之零点一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当然,先决条件是将边陲定义下来,再谈建屋大计,以免争拗不休。

林郑月娥在七月一日上任特首之后,势必接手处理梁振英留下来的发展郊野公园计划;此外,她亦有意在维港以外填海造地,并且收回新界棕地作建屋用途。可以预见,一切的觅地计划都会遇到阻力,然而如果什么都不推进,甚至连研究也抗拒,那么房屋问题积弊日久的香港无异於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