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准置业者「仍在看」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499
地产新闻
年轻准置业者「仍在看」
(文汇报) 2016年5月23日
何先生:人工冇得加 置业顾虑多

近年楼价高企,网络上有人谑称住公屋者是「人生赢家」,而现居於港岛公屋、刚於去年结婚的80后何先生尝得「赢家」滋味。虽然有考虑「成家」应该「立室」,不过他直言:「急都无用啦,(楼价)太贵喇,畀你买到都要照顾一家大细,以及日常使费。」

首期连装修恐达百万

事实上,近年经济淡风蔓延至各行各业,目前在金融机构资讯科技部任职的何先生苦呻今年无工资加,「上年都仲话加咗27%,今年成间公司都无加。」倘落实置业,他希望能於80万元以内达成「上车」,「买楼还买楼,你都要顾装修及购置家俬,而家计首期同埋装修,无一球都唔掂。」

基於住近家人以及方便工作的考量,何先生曾考虑过於港岛东及沙田置业,他留意到沙田区私楼实用尺价动辄过万,认为「450尺至600尺的单位跌到300万至350万元」方算回落至能负担的水平。对於楼价指数累计跌逾一成,何先生直言:「一成太少喇,起码三四成啦。」他认为楼价升了十多年,其间幅度更甚於通胀,工资增长则不甚显著。

双独家庭养老负担重

他认为买楼毕竟是长线投资,需顾及多个因素,加息因素将加重供楼负担,同时要照顾配偶、家中长辈,并为其他突如其来的病痛或意外未雨绸缪。近年出生率下降,照顾家中长辈成为支出一环,「我又(系)独仔佢(配偶)又独女,压力咁又大咗。」除此之外,「楼价一路咁升,但系啲楼都会旧,维修是一个好大问题」。

陈小姐:经济走下坡 未到入市时

对於从事教育界的陈小姐来说,结婚及置业是一笔又一笔的支出,「结婚用了几十万元,然后又再储过罗。」她苦诉即使收入高过入息中位数都未必有能力置业,「我有好多朋友揸住几十万都入唔到(市)」,笑道要视乎屋企人能否帮忙「减磅」。

再平两三成才能负担

陈小姐近月落足眼力留意身边楼盘,初步心水收窄至港岛及荃湾区。近年发展商尤好「将货就价」推出「劏房」应市,当中不少是单幢项目,不过陈小姐表示绝不考虑,「呢啲单幢楼面积好细,位置唔太好」。反观荃湾有些屋苑400余万元有逾500方尺面积,楼龄较新,并设有会所,「如果在东区,400多万只搵到300几尺,都无。」

近月楼价反覆向下,惟陈小姐仍抱观望态度,「升都不止一成啦,跌一成又唔系大跌;加上现时经济唔系咁好,呢个时候系咪入市嘅时机呢,我觉得未。」她认为累计要跌二至三成方能负担。「现在根本入不敷支,成份工资揼去买楼,你净系买楼唔使食啦,唔使做其他嘢啦,生活同工作平衡唔到,香港啲嘢又唔系平,茶餐厅食个饭都五六十蚊。」

收紧按揭更难凑首期

金管局早前收紧按揭成数,亦加重不少首次置业人士负担,也令陈小姐更添无力感。「以前可以按九成,可以慢慢供,假设我买400万嘅楼,计埋厘印同律师费,我谂我50万就可以买到楼,而家只承按八成半,我差唔多要拎100万出来。有咩人可以闲闲地攞100万出来?」她苦呻收紧成数应该只针对炒卖或持有多层物业的人,而非打击首置人士。■记者 苏洪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