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四要素「住」最大 公屋供应理当增加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8375
地产新闻
民生四要素「住」最大 公屋供应理当增加
(成报) 2015年5月12日
  香港最大的问题是「住」。这绝对是港人共识。楼价的高昂,住房的短缺,这在香港是小学生也知道的事。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 行」,其中的「衣」和「食」在香港绝非问题,有钱可享名牌、五星级,少钱大可将就度日,丰俭随意,温饱不难。「行」,可分两层次谈论:本地之行,车费虽贵了一些,尤其是地铁,但尚可接受。长者更有「2元优惠」,堪称德政。外地之行,并非必须,富人可以游遍天下,穷人留港一样快乐。只有「住」才真的是大问题,一个400尺左右的小单位,动辄几百万元,试问,如此楼价,叫中下阶层市民如何「上车」?

  日前有一则新闻,说公屋轮候册申请人,整体已逾27.85万人,三个月内增加7,500人。轮候公屋人士之中,非长者单身人士已突破14万人大关。公屋轮候申请每年增加约3.04万宗。公屋申请人之中,一般家庭已增至13.79万宗。预期今年之内公屋轮候册申请人将突破30万。房屋署公布的这些最新数字,从中亦不难看出香港的「房荒」已严重到何等程度!

  在供求规律即供不应求之下,公屋轮候人士的「上楼」时间,已由去年的3.2年,延长至目前的3.3年。当然,大家不会忘记,房屋委员会承诺的「上楼」时间是三年。据房委会称,今年公屋落成供应量较多,因此「上楼」的时间有望不会再延长。这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不过, 在轮候人士而言,也只能是「姑妄听之」和「但愿这是真的」。有较为特殊的例子,一个为方便女儿返学及太太返工的申请市区公屋的家庭,轮候足足五年仍未有机会拣楼,可见港岛区公屋的紧张程度。

  住房问题之成「荒」,其实在「英治」时期已经出现,回归之后,「房荒」问题更见严重。可以肯定地说,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是有失误之处。这是政府对市民的一种亏欠,包括公共房屋的供应严重不足。香港回归之初,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高瞻远瞩,早就看清楚必须瞂手解决「英治」时期留下来的房屋问题,提出了每年建屋「八万五」的计划。此计划无疑有益大众,却遭到既得利益者和目光短浅者或明或暗的攻讦。结果,不但「八万五」被腰斩,董建华也在第二任期中途以「脚痛」为理由辞职下台。曾荫权上台任特首之后,大走极端,停止卖地,停建居屋,减建公屋,至令「房荒」问题更加严重,楼价节节攀升,租金水涨船高,普罗市民望楼兴叹,一众租客欲哭无泪。梁振英就任特首,自是看出了问题,决定增建公屋、居屋、私屋,可惜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回顾历史,确实是应该「以史为鉴」。解决「住」的问题,确是民生首务,确是「重中之重」。

  梁振英政府公布的《长远房屋策略》,未来10年的建屋量增至48万个单位,平均每年4.8万个单位,其中未来五年供应8.77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上述数量,看似不少,但若对照「房荒」的严重程度和市民大众的「渴求」程度,很可能仍然不足。例如,与「八万五」仍有很大的差距,连「五万五」都未能达到。

  政府目前虽然不得不聚焦於政改及政治纷争,但若能努力寻找土地、填海造地,将建屋目标改设为「五万五」甚或「六万五」,尽快解决香港「住」的问题,势成「民心所向」,获得更多民意支持绝无疑问。「住」的问题妥善解决,市民安居乐业,那就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