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妥善安置 拓棕地不難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523
地產新聞
倘妥善安置 拓棕地不難
(文匯報) 2018年10月9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新界有不少未發展的土地,除了由大型發展商持有的私人農地之外,亦有不少為改作其他用途的前農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初步觀察報告指出,發展棕地的選項普遍獲得市民及不同界別的支持。規劃署前署長潘國城指出,關鍵是如何安置棕地上的原有用途,以及處理棕地業權問題,故較難掌握發展時間。綠色和平則認為,發展棕地有民意基礎,政府要為業界提供經濟誘因。

根據規劃署初步估算,新界約有1,300公頃的土地可視為棕地,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1%,其中古洞北 / 粉嶺北和洪水橋新發展區、元朗南及新界北,已涵蓋約540公頃的棕地,餘下760公頃棕地則散佈於新界鄉郊各處。

在過去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中,跨黨派意見均支持發展棕地。

不過,潘國城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開發棕地並非想像中容易。他認為,棕地問題並非在於數量和面積,而是如何安置棕地上的原有用途,即使興建多層物流大廈,體積亦會相當龐大,亦無法放置建築用的重型機械;即使作業者願意遷走,政府仍要解決業權問題,並可能要面對司法程序,所以較難掌握發展時間。

回收場難「上樓」營運

新界露天倉經營者協會主席鄧坤盛表示,支持政府發展土地增加供應,但必須為棕地作業者提供妥善的安置安排。

他指出,政府發展洪水橋新發展區時,在北面預留約24公頃土地作棕地作業用途,並打算將部分受影響的棕地作業重置到多層樓宇,惟部分棕地作業如回收場,需使用大量重型機械,因荷重問題難以「上樓」,其日常營運亦需使用吊機,難以在室內操作。

環團:市民支持有何難?

鄧坤盛又指,現時在棕地上的經營成本較便宜,每方呎月租僅十多元,但現有的多層貨倉,月租可能貴三倍,並非所有棕地作業者可以負擔,「如果個貨櫃係放廁紙會好蝕。」他建議,政府另覓更廣闊的地方安置棕地作業者。

倡議「棕地優先」的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則表示,同意棕地作業者對香港經濟有貢獻,政府需要處理其生計問題,為他們提供經濟誘因,「政府要給他們看到,土地經規劃之後,可以給他們一個恰當的營商環境。」

他又認為,「土地大辯論」的目的是凝聚民意基礎,而發展棕地得到跨黨派贊成,政府有正當性收回棕地作發展,「如果有市民支持,又有何難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