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請給我安樂窩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196
地產新聞
特首,請給我安樂窩
(文匯報) 2017年10月11日
施政報告公佈前夕 港人盼息政爭振民生

全港關注的新一屆特區政府首份施政報告今天公佈,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街頭訪問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期望,發現最多人關注的是房屋政策,市民都希望政府能幫助逾百萬無力置業市民擁有自己的家。而增加公眾醫療資源、改革教育制度、加強國民教育等,都是市民關注熱點。在政治環境方面,市民希望社會停止政治爭拗,讓政府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給我一個安樂窩」。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多建公屋 急民所急

列先生:市民無力置業是香港最嚴重問題。現在的樓價,根本不是年輕人可以負擔。相信施政報告公佈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也只是推出小量單位,杯水車薪。應該大規模起公屋、居屋,並放低申請門檻,讓無力置業的市民都有自己的居所。因現在年輕人都無力置業,以至不敢娶妻生子。

強硬姿態 收地發展

梁先生:其實新界有很多棕地尚未發展,希望政府可以以較強硬的姿態收地發展,至於有報道稱政府打算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我認為措施對解決房屋問題沒有太大幫助,政府過往也推出過夾屋協助市民置業,但成果亦不理想。公屋的輪候時間已經很長,居屋供應亦不足應付需求,政府最首要的應該是加建這兩類房屋。

集中精力 打拚經濟

吳先生:希望特首的施政報告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別和政客糾纏政治議題、減少爭拗,集中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例如盡快落實高鐵在港「一地兩檢」的安排,決定興建高鐵後「一地兩檢」便是香港唯一選擇,香港不能要求內地每個車站都設出入境設施,但如果在深圳進行又會對乘客構成不便。

培養公德 化解戾氣

劉先生:希望政府能終止社會撕裂的現狀。現在香港什麼都政治化,社會越來越「躁」。最近有人衝出馬路阻擋巴士事件,顯示一些人的社會公德真的有問題,只顧自己,不管全巴士的人。這裡面除了因社會氛圍不正常外,相信也是教育的問題,重成績不重品德培養。

增撥資源 改善醫療

李先生:政府最應該改革公共醫療制度,增撥公共醫療資源,改變醫管局不作為的官僚作風。我父親9月剛剛因病去世,近百歲老人幾項身體檢查要分幾天,讓老人家不停折騰。醫生診症才用幾分鐘,問老人家自己痛不痛,老人家哪裡說得清?

藥物資助 幫扶老弱

簡先生:有些藥物現時在公立醫院並沒有資助,病人要自費購買,而俗稱「通波仔」的心臟手術所需的材料要另外付費,對病人構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在公共醫療方面。香港現時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相信日後會有更多人使用公營醫療服務,這需求日後只會愈來愈迫切。

加強安老 關愛基層

李小姐:應增加長者安老的資源,讓長者老有所依,活得有尊嚴。香港是個奇怪的地方,不尊重長者為香港數十年來的奉獻,低收入長者生活窘迫,居住環境惡劣。基層人士在香港過晚年,真是個很悲哀的事。不久前發生相關長者的倫理悲劇,在香港這麼文明的地方發生,難以想像。

出台新政 降低車費

黃先生:香港的交通費很貴,我每個月的車費都超過1,000元,佔收入的相當比例,而早前有致命交通意外的成因懷疑與巴士車長長時間工作有關,亦令市民擔心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希望政府可以制訂措施限制工作時數,確保市民安全,並推出政策幫助市民減少車費支出。

加大力度 減輕學負

盧小姐:我是自資學士學位學生,每年學費超過8萬元十分昂貴,政府今個學年開始雖然有提供3萬元資助,但仍然不足夠,希望政府可以向我們提供更多資助。同時,現在的樓價及屋租都很貴,亦希望政府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房屋政策,協助更多市民解決住屋問題,令市民不用住在劏房等環境惡劣的地方。

改革教育 廢止「填鴨」

馮先生:應改革教育制度,現在的小朋友每天做功課要做到深夜,這種填鴨教育早該禁止。每當小朋友升學,家長和學生都要承擔巨大壓力,要四處叩門。這樣的教育制度只會令孩子厭惡讀書。應該學習德國、新加坡等外國經驗,致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取消課外作業,給孩子留下玩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