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庫「打破框框」 思尋覓地之路 復耕在郊野公園 農地可建屋發展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539
地產新聞
四智庫「打破框框」 思尋覓地之路 復耕在郊野公園 農地可建屋發展
(信報) 2017年8月31日
本港房屋供不應求,市民居住環境較同類成熟經濟體狹窄,矛頭歸咎於土地問題,但其實香港總面積達1174平方公里,市區或已建設土地面積佔四分之一,並不缺乏土地,只是欠缺有效發展。政府要徹底解決房屋問題,善用土地,便不能故步自封。持續智庫與思籌知路合辦「打破框框 覓地解困」研討會,並邀請大舜基金及團結香港基金代表參與,集合四個智庫之力,提出認為可行及短時間內可見成效的方法。

各個智庫分別建議要增加住宅用地,可從填海、 發展郊野公園、把住宅項目周邊斜坡納入發展範圍, 以及改劃郊外農地和棕地用途等方向着手,而對於社會上就有關方案所引發的環保及自然生態保育等問題爭議,意見普遍認為,應該兩害取其輕,在保持現有環境地貌及提供用地解決居住問題之間取得平衡, 但各界一直未能就有關議題達成共識,政府也未敢貿然大興土木移山填海。

潘國城倡「三角短傳」方案

持續智庫主席兼前規劃署署長潘國城建議,當局應考慮由他們提出「三角短傳」方案。潘國城認為,郊野公園有某些角落根本不需要保護發展,未必有動植物或雀鳥等棲息,這些與郊野公園的環境地貌沒有抵觸的土地,應可研究改作農地用途,替代郊外農地, 讓喜歡耕種的人士在該處從事農業活動。至於現已荒廢的郊外農地則改作房屋建設用地。這個轉變模式便形成「三角短傳」。持續智庫相信,這個方案既能平衡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育的訴求,亦可避免郊野公園被開闢為住宅區。

持續智庫指出,郊野公園遠離已發展地區、交通甚不便、沒有所需的生活設施,若在這些地方興建公營房屋,當局必須投放大量資源,提供交通配套和多元化的社區設施,包括街市、學校、醫院、警署、社區中心等等,否則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公營房屋和長者院舍,最終只成為另一個「孤島」,區內居民長途跋涉跨區工作,或使用他區的社區設施,負擔高昂的交通費,當年天水圍「悲情城市」沒人希望再出現。

持續智庫亦認為,若要興建更多公營房屋和非牟利安老院舍,選址應為鄰近市區或新區,若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發展,長者便無法如願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安老,地點遠離醫院及診所,也會因交通不便而令家人親友減少探訪。建議透過搬遷農地到郊野公園邊陲,再釋放荒廢農地擴展新市鎮,以回應市民和長者的居住需求,是較為可行的方法。

思籌知路召集人兼前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同,可在郊野公園耕種,現時有部分郊野公園地段已是農業用途,但實際有進行耕種的地方很少。他建議,政府應放寬部分郊野公園用地條例,以迎合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包括現今新一代農夫可利用水耕種植技術,不再是傳統般以鋤頭挖地耕作,但按現有條例可能被視作工業用途。此外,生態價值高低是由人定奪,是否可因應整體社會需要作出平衡,雖然對部分生態可能有影響,也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