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人口增 舊工廈翻身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989
地產新聞
火炭人口增 舊工廈翻身
(文匯報) 2017年8月11日
面對經濟模式轉變,政府近年計劃將傳統工業區轉型,當中火炭將湧現大量公營房屋供應,未來4年將增加逾萬人口。業界人士認為,住宅人口增加將為區內工廈帶來商機,推動它們多元發展,為舊工廈賦予新價值。

政府早年為紓緩房屋短缺問題,曾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改變工廈所在土地的用途、加快舊工業區重建,及將合適的工廈改建成公屋。政府近年將火炭多幅用地改劃作公營房屋發展,包括鄰近桂地新村的公屋項目,可建樓面約284萬方呎,預計可提供4,800個單位;其次是禾上墩街居屋項目,可建樓面約53.7萬方呎,將提供810伙單位。

逾萬人口落戶掀多元發展

至於由工業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坳背灣街項目,涉及樓面約34.7萬方呎,料提供800伙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上述三項目合共提供逾6,400伙單位,預料未來4年落成,為火炭區帶來過萬常住人口。

事實上,火炭工廈物業使用率現時並不低,據規劃署資料顯示,火炭共有約1,596萬方呎工廈樓面,空置率約1.5%,較新界區工廈平均空置率約3.5%為低。除傳統工業外,火炭亦是香港首個獲藝術室進駐的工業區,當中較為人認識的是「伙炭藝術村」,每年「伙炭工作室開放日」更是本地藝術界的盛事。

美聯工商助理營業董事陳德安表示,本港工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陸續北移,數以千計的工廈單位隨之空置,於是各種非工業用途的使用應運而生,如藝術工作室、拳館、補習社及網購取貨點等,目前火炭區工廈呎租仍較其他地區低水,相信隨着區內人口增加,將可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租戶進駐。

交通需改善 防人車爭路

另外,政府亦曾於去年提出,正研究在符合消防及走火安全的前提下,放寬工廈較低層單位的用途限制。陳德安認為,配合未來該區人口急增,對食肆及零售等民生行業需求亦會大增,若此舉一旦落實,有利火炭區工廈多元發展,同時亦可為區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由於區內工廈使用率高,加上有大量從事如包裝、冷藏倉、五金及食品加工等的公司,故貨車車輛在該區進出頻繁,如未來區內人口膨脹,或有機會出現人車爭路等情況。因此,陳德安建議政府在落實房屋政策的同時,亦需加強區內設施及交通網絡。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洪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