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增值稅並非全不可取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986
地產新聞
資產增值稅並非全不可取
(信報) 2017年6月13日
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去年錄得零點五三九,既是回歸二十年以來最嚴重,亦創下四十五年新高。堅尼系數量度住戶入息分布指標,介乎零與一之間,數值愈大反映貧富懸殊愈厲害,聯合國將此系數零點四定為警戒線。

統計處發表的《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指出,去年全港二百五十萬個家庭之中,最貧窮的一成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二千五百六十元,最富裕的一成住戶則逾十一萬二千元,差異超過十萬元,貧與富的相距幅度由十年前的三十三點八倍,拉闊至四十四倍。

統計處處長鄧偉江強調,堅尼系數只計收入,不計資產,未能反映市民的物質生活。他續稱,政府過去五年投放在教育、房屋及醫療等等福利開支增加百分之四十四,扣除稅項及福利轉移後,堅尼系數下降至零點四七三,較二○一一年微跌零點零零二,「喺香港有做呢個數嘅歷史上,從來冇下跌,今次係第一次。」

零點五三九固然是非常嚴重的貧富懸殊,即使扣除稅項及福利轉移變成零點四七三,香港的堅尼系數仍然高過聯合國所定的警戒線,反映特區政府的扶貧工作距離成功尚遠。眾所周知,貧富懸殊乃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因素,這足以說明為何近年來香港人滿腹怨氣,尤其年輕一輩躁動不安,一提到「權貴」兩字無不咬牙切齒。

為了改善貧富懸殊,盛傳將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的扶貧委員會委員羅致光建議,開徵資產增值稅,取消上限為百分之十五的標準稅率,以加稅的方式使社會資源再分配。根據羅致光的講法,可以重新討論是否應該設立資產增值稅,看看哪些資產產生的收入能夠抽稅,例如花紅及利息。他說部分打工仔的收入非常高,可以考慮是否取消標準稅率,認為較高收入的人士對多交一點稅的抗拒會較小。

一講到加稅,反對聲音肯定洶湧兼不絕如縷。金融界議員陳振英馬上說不,不同意以修改稅制來應對貧窮問題,指政府應善用庫房大量盈餘和儲備。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更警告,該建議將嚴重打擊競爭力,動搖香港賴以生存的營商環境,受影響的是各階層市民。會計界議員梁繼昌則認為,貧富懸殊源自資源分配不均,並非稅制問題。

要是單純的加稅,建議當然不可取,不過羅致光提到的資產增值稅,始終有值得探討的空間。另一方面,如果資產增值稅針對的不是花紅及利息,而是樓宇買賣的利潤,設立這樣的稅項是不是有助於為樓市降溫?若然樓價不再如脫韁野馬那樣升完再升,貧富懸殊是否有機會改善?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出樓市辣招,雖然起到一定的壓抑炒風及管控需求作用,但同時嚴重扭曲市場規律,由於置業首期太沉重,市民買不起二手樓,惟有湧向發展商提供二按的新樓盤,造成發展商不斷加價仍然其門如市,於是整體樓價不降反升,目前已連續近四個月破頂。撤銷辣招嗎?可謂騎虎難下,此時此刻撤辣,如無替代方案,可能令樓市進一步升溫。因此有人提議,不如以資產增值稅替代辣招,一方面釋放二手市場,同時令置業者首期負擔減輕,最重要的是維持壓抑炒風的初衷。

羅致光提出的資產增值稅,沒有具體闡述操作細節,僅僅是一個粗略的概念,暫時無法評定其利弊。然而,反正他是未來特首林鄭月娥屬意、從外招攬回來掌管勞工及福利事務的「疑似局長」,萬眾期待他提出良方善策,若然羅致光所指的資產增值稅針對的是樓宇交易利潤,將不但令炒家卻步,買樓收租的投資客更趨審慎,有助減少市場需求,至於真正用家則不受影響,此舉也許可使樓市趨向健康發展。

由此看來,資產增值稅並非全不可取,羅致光不妨引導下屆政府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