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一約多伙」治標不治本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264
地產新聞
杜絕「一約多伙」治標不治本
(信報) 2017年4月12日
住宅新印花稅條例被鑽了空子五個月,特首梁振英昨天晚上宣布,即時收緊該項稅例,以一份文書購入多伙單位的買家,即是俗稱的「一約多伙」,必須繳交百分之十五的印花稅,由今日零時開始生效。他指出,部分買家利用「一約多伙」迴避去年十一月五日實施的新稅安排(首次置業者可豁免繳付當天起額外調升的印花稅),雖然個案只佔住宅物業交易總數較小百分比,但最近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與港府希望藉印花稅減少投資需求的目標相違背,令整體樓市氣氛更趨熾熱。梁振英又說,樓市受全球超低息大環境影響,政府不能對樓市泡沫化掉以輕心。

為照顧有真正自用需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買家,新措施所建議的「一個住宅物業」包括: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泊車位;在已獲批准的圖則上顯示,兩個相連住宅單位之間的間隔牆已被拆去並打通成一個單位;一個住宅單位連同緊接其上的天台;一個住宅單位連同毗鄰花園。稅務局會按每宗個案的情況,並參考相關文件,包括建築圖則、公契、佔用許可證等,決定有關物業是否屬於「一個住宅物業」。

按照去年十一月實施的「加辣」稅制,香港永久性居民買家以一份文書購入一個住宅物業,而在購入有關物業時,並非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這類「首次置業者」可獲豁免按樓價百分之十五的新稅率繳付印花稅,只須按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最多百分之四點五)。為了迴避新設的巨額稅款,這幾個月市場上湧現一批實力雄厚的所謂「首置客」,他們名義上沒有物業,但有能力一口氣購入多個單位,極端例子是「一約七伙」,整體而言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一手新盤成交個案屬於「一約多伙」。顯然地,有部分投資者覷準條例的漏洞,透過個人名義,以未買過樓的身份掃貨,不把辣招放在眼內,財力最驚人者慳稅以億元計。

追本溯源,漏洞其實存在多年,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承認,二○一三年立法會討論雙倍印花稅措施之時,已有議員提出要求收緊限制「一約多伙」。他昨日解釋,當時政府觀察不到相關機制有被濫用趨勢,直至去年十一月引進新的稅率後,「一約多伙」由平均佔住宅物業總交易百分之三點五,增至近期的百分之四點七,當局有合理理由相信,有人藉此避稅,因此要收緊措施。

這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純粹是堵塞漏洞罷了,對於壓抑樓價不可能有太大幫助。且看去年十一月加辣至今,樓價連番破頂,四百方呎一房單位索價一千萬元,大埔不足二百方呎的蚊型單位竟然呎價一萬八千元,如今即使杜絕百分之四點七買家走法律罅,難道樓價會馬上受控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這幾年來,政府的辣招可謂層出不窮,屢屢透過加稅和其他買賣限制來壓抑需求,包括外地人買樓需求、投機需求和投資需求,然而每次總是予人藥石亂投的感覺,所有辣招過不了多時即被市場消化淨盡,餘下來是真正用家需求無法滿足。正正常常的首置買家基本上已處於絕望狀態,連蚊型上車盤的價格也有漲至四百萬元,隨着樓價指數上升,社會怨氣亦成正比,莫說年輕人無奈,即使中產階級也覺得自己愈來愈像望樓興嘆的貧困一族。

也許,梁振英任期只餘不足三個月,七月一日之前應不會再推出石破天驚的房屋政策,那麼惟有寄希望予昨天在北京獲任命的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她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為愛國愛港、立場堅定、勤勉務實、敢於擔當,行政經驗豐富、具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那麼是不是可以落實其關於房屋問題的政綱呢?林鄭承諾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要是思慮周全,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辦法。

總而言之,杜絕「一約多伙」治標不治本,壓抑樓價必須另覓他途,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增加住宅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