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跌勢未止 負資產有排驚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7240
地產新聞
樓價跌勢未止 負資產有排驚
(東方) 2016年3月11日
去年第四季,金管局統計的負資產宗數出現「零的突破」,有九十五宗;事隔兩個月,按揭證券公司的數字有二百宗,足足多逾倍,以其市佔率推算,銀行界估計整體負資產宗數可能已達四、五百宗,而這還未計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例如發展商和財務公司「借到盡」的買家,如計及「隱形負資產」,實際情況肯定比官方數字壞很多。

負資產宗數變化如實反映近期樓價走勢,隨着劈價持續,情況無可避免會持續惡化,是過去幾年樓市瘋狂後要承受的代價。就像美國發生次按危機之前,由於當局者迷,甚少人意識到風險;本港樓市除銀行六、七成按揭之外,亦存在N按和轉按加按等,複雜程度堪比美國的次按風暴。金管局辯稱個案很少,負資產宗數相對物業總數是九牛一毛,與○三年高峰期超過十萬宗相比,連個零頭也不是,但短時間內飆升仍難免令人憂心。

去年提取按保(高成數按揭)的物業買賣近五千宗,該批單位成為負資產的高危一族,若承造九成按揭,樓價跌一成已淪為負資產。負資產是香港十多年前的慘痛記憶,但隨着樓價迭創新高,傷口結了疤便忘了痛。即使淪為負資產,業主立即斷供的機會很小,直至花光儲蓄及工作不保山窮水盡為止,但勿忘記不少人士供樓負擔其實早已遠超經濟能力,風險有機會轉嫁提供二按的發展商及財務公司,再大跌則禍及銀行。

今次或許不比九七年差,因有辣招,短炒絕迹,擁有多過一個物業的大多財力豐厚;當年無論炒家和用家,借足九成按揭的比比皆是,按揭利率亦差天共地。可是,今次也不一定比九七年好,當年金融風暴屬地區性,大部分地區很快復原,中國亦擔當復甦火車頭;今次經濟不景氣可能是長期性,受害的是節衣縮食勉強上車一族。

今次更可能是「溫水煮蛙」式的漫長持久戰,樓價回落的速度可能較緩慢,下跌過程中可能吸引更多心急上車的人。近期樓市氣氛好轉,不少買家趁價低急不及待入市,令成交出現小陽春。無論哪個時期,「樓蟹」都是由癲價而起,去年四、五月港股出現「大時代」,一些業主見獵心喜,加按住宅全身投入股海,現時股海受困,樓價又跌,恐將成為負資產。

負資產宗數由十萬高峰至絕迹,今日死灰復燃,超寬鬆貨幣政策不但未止,更有愈吹愈烈之勢,已埋下一個不一樣的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