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文亮語 返回
瀏覽人次:35266    回應:5
文亮語

現在是逢三退一好時機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6年10月8日

  有老友持有十多個物業,每月供款都很吃力,在年初時打算賣走兩三個物業,當時我叫他考慮,因為那時賣樓,一定被買家鋤價鋤到暈,就算唔賣,心裡亦不好過,並不是賣樓好時機,現在,我見到樓市大旺,二手樓缺盤,於是打電話話俾老友知是賣樓好時機,誰不知老友話樓市仲有排升,暫時未有打算賣樓,多謝我的好意云云。

  我沒有多講,知道這是一般人通病,當樓市下跌,業主當物業是負累,希望盡沽手上物業,連最優質甚至自住單位也不足惜,當樓市暢旺,最劣的單位也不會出售,所以,我的「逢三退一」理論,是知易行難,千祈唔好話我老友錯,三個月之後,當樓價繼續上升,他便會話好彩沒有聽我講,其實,逢三退一並不是要在樓價在最低點才行使,而是在向高點進發時行使,如果在最高點賣樓,樓市轉勢,買家有可能撻訂,業主雖然可以殺訂,但就不能夠出售手上最劣質的物業,現在,二手樓缺盤,一般預計樓價還會向上一段時間,我個人認為,這是逢三退一好時機。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蕭峰 2016-10-08 10:27:16
止賺比止蝕難。

係物業市場,好難俾意見人地,冇人知道頂/底確切時間,都好難賣係頂或者買係底,你俾左意見,三個月後升更多,對方心裡面好可能唔快,所以最好都係由對方自己決定。


2. 毛毛 2016-10-08 11:34:51
同意博士!  升緊叫人賣樓係一件好難既事,冇咩人夠膽,所以我覺得最穩陣既方法係在高位回落初期賣,但當你見到CCL開始趺既時候,其實已經開始回落左兩三個星期,果時先賣會俾買家鋤到飛起! 所以要掌握最新消息,真係要不斷留意每週最新成交,機會係留俾有準備既人!
5. al 70 2016-10-08 22:03:05
呢个時候,政府應再出招。。。

6. 井 2016-10-09 19:06:31
邱達昌:供樓痛苦指數高   百多呎劏盤很畸形

香港地產商、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在世界各地發展房地產,目睹香港百呎新盤愈來愈多,坦言:「我覺得很畸形,心情好難受。」外國居住面積普遍比香港大,邱達昌在馬來西亞的司機居住面積亦逾千呎。「唔好話馬來西亞,大陸人見到600呎的樓都嫌細,香港人已覺得是豪宅。由我爸爸(亞視老闆邱德根)那代起,香港人已捱了三代,得到這樣的居住面積,我覺得真的很不公平。你試試兩公婆住150呎,離婚率一定比住600呎高。」

節錄10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訂閱印刷版:http://bit.ly/EJMForm

夢幻單位650呎 目標難達

身為發展商,不過邱達昌卻實話實說,沒有維護自己的同行。他坦言,本來三四百呎的單位已經很細了,現時愈來愈多百多呎的單位,絕非一個好的現象,這與自己心目中的夢幻單位距離愈來愈遠。「對於發展商來說,細單位的好處是戶數多、銀碼細,市場很快就可以吸納。其實沒有能力買大單位的置業者也沒有太多選擇,惟有講香港人真的能屈能伸。」

他解釋,「這一代的香港人只會生一至兩個小朋友,加上新樓會所設施很好,香港公共交通又方便,其實也不需要很大居住面積。650呎就可以整出很似樣的兩房,還有一個工作空間,呎價萬一,公一份、婆一份,10年就可以供完七八百萬的樓。如果照這樣,痛苦指數還可以接受。」

當四五年前遠東發展回歸香港積極投地時,夢幻單位曾經短暫出現過。邱達昌惋惜,由於地價愈來愈高,夢幻屋愈來愈難做了:「現時全錯了,很多我認為過得去的地方,呎價動不動就要萬八、二萬,痛苦指數已經去到很高了。我們不會高價搶地,不想產生這些痛苦的產品。」

邱達昌認為,政府早就應該利用這個環球低息周期,協助年輕人上車。「幾年前,我同政府高層反映,不應設立辣招阻礙年輕人置業,反而應該給予特別低息的貸款。其實只要他們供樓首5年不狂加息,捱過後就可以經得起任何風浪了。政府某些高官幾年前已經話利息會升,叫人不要買樓,現時證明是錯的,如果當時買樓,已經享受幾年低息了。」
7. 井 2016-10-09 22:29:59
樓市登高、滅頂?

樓市過去一年,經歷低潮與亢奮,由買家喪鋤價,到賣家癲反價,好淡雙方形勢180度逆轉。

去年9月中旬,中原樓價指數(CCL)高見146.92點,半年間CCL累跌13.3%,至今年3月下旬於127.46見底。CCL上周彈2.5%至141.04點,是七年來最大的單周升幅,過去半年間自低位反彈了10.7%。只要升多4.2%,CCL將會重新破頂。

有網友問樓價會否一升不回頭,怕越遲買越貴。觀乎過去歷史,本港樓市仿如行山登高般,朝住山頂頂峰路途中,不會永遠只是陡斜的山路,間中亦出現頗急的斜坡往下走,然後再迎來新一個上山徑。

今日是重陽節,借用宋朝文人蘇軾名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認不清樓市真面目,只因為人在樓市裡,觀點與角度,難免會與自身利益掛鈎,眼界受到局限。同一樣原因,有人睇法是正面,有人認為是負面。正如一直租樓的,會認為樓價不合理,加息週期快到,環境經濟走下坡等,樓價跌只是時間問題。同一個原因,已上車的業主,卻會覺得加息加極都係一兩次,經濟零售縱使差,但買樓剛需未減,樓價好難太跌,唔合理但唔可以唔買。

買樓置業,其實就是一場登山劇。決定上山,先是考慮自身能力,而非群眾起哄。慈父抬轎,子女開始上山當然不辛苦,但轎夫總有停低的一日,能否獨力堅持登頂,還須靠自己。08年海嘯後,樓市本質上未遇到嚴重外來衝擊,已入市的只嘗過甜頭,未遇過考驗,當出現突發性事件,沒能力處理的難免被滅頂。

當局者未必迷,旁觀者亦未必清。當專家、大行、甚至市民都相信目前樓市不跌,港樓仍可以長升不跌,我有相當保留。對於是否入市,我還是那句:

未入市又不急切的,現在不用心急;有迫切且有首期資金計掂數的,可等樓市喘穩時上車。宜家買得到,貴得嚟未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