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功。德。言 返回
地产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民生 管理、销售与推广 营商 思辩 文史哲 媒体 教育 法律 生活随笔 旅游 旧文新编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 香港的致命伤 中原往事 其他
浏览人次:10702    回应:0
功。德。言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291)

 

王文彦

怡居地产常务董事及
中原地产创办人
2015年8月15日

切中要害的洞察力

(原文发表於2009416)

 

有关洞察力测试二,过去八天再有六个回应,我从中选出二个(见附文五及附文六)给大家雅赏。前后刋登出来的六个回应,作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评论何必苦先生文章的失当地方,各自精采,基本上都显示了敏锐的洞察力,3S君、地先生及庐山过路人的论点尤其精辟。

 

稍后,我会发表个人的补充意见。

 

 

附文五

 

地先生本想观棋不语,但不甘智力被王生挑战,终於按奈不住抽空回应。

 

1)何必苦的看法有无失当之处?

 

何必苦君的看法有失当之处,因为他在回应里有意无意地偷换概念。概念被偷换了,可引导读者前往错误的方向想问题,从而得出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

 

非黑即白是一种「逻辑谬论」,英文称false dichotomy,即假定一种价值观「非对」就「即错」,在论理上又叫做「排中」(excluded middle),因为「排中」去除了「中间」的可能性,例如我话你错,自然就变成我对,没有灰色地带。

 

「偷换概念」是厚黑玩意的一种,一般有两种做法:

 

一、自设诡道陷阱,制造误导别人的谬误,以便对他人进行游说。

例子:话说花旗国国君小薯仔道:「若不支持我们出兵伊拉克,你就是与恐怖份子为伍。」

心水清的读者感觉如何?

 

二、歪曲对手的原意,用自己的方法演绎。

 

例子: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在路上遭遇一名不友善的人。这个人认得歌德,但竟然当面对歌德说:「我不会给傻瓜让路的。」

歌德说:「我正好相反。」然后给那个人让开一条路。

 

2)如有,失当之处在哪些地方?

 

何必苦君引用「劲歌金曲」、「蔡枫华回忆」和「牛根生建立蒙牛」作例子以支持其说法,是不恰当的比喻。

 

打从1992年或更之前,多少英雄好汉想在物业代理市场分一杯羹,但无功而还者不计其数。1992年以前,中原发展的策略部署,调兵遣将,大部份都由老王出主意,老施是从旁协助。老施是老子拥护者,喜欢指点宏观方向多於订立细节工序,简单来说,在当今的企业营运学,作为一间公司的开国元帅,就必须严格监察公司的运作及订立工作细节,这才合乎从冇到有的发展过程。如以办事能力计,老王「从冇到有」的能力当比老施强。查实老施性格怕烦,做事不会做多,只会做够,过到骨就收工,SEARCH FOR EXCELLENT 不是老施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中原地产由老施一个人做开荒牛,相信今天不会有中原地产,想当年老王离开中原时,中原已经是大公司,业绩胜美联1.5(现在差不多平手),这足以证明,在老王当政的年代,中原成功经历了从冇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直至1992年老王离开中原后不带走一兵一卒,中原至今仍屹立不倒,足使老王自豪一世。在老施「无为而治」的年代,中原业绩被美联从后赶上,这是业绩退步,但只有聪明人才明白。

 

「过气歌手」及「蔡枫华回忆」,对建立中原江山的老王有贬义成份。中原地产三十年基业,若说老王所扮演的角色高於施永青实不为过,何必苦君又怎能以一首《绝对空虚》与之对比? 

 

再讲,何必苦君引用牛根生作例子,是逻辑思维游戏里的「排中」,即王文彦如不能再建立另一个中原地产,就是王文彦的失败。想当年诸葛亮借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此乃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结合,如果牛根生的例子是正确的话,哪么,即如果诸葛亮离开了刘备,而又未能建立第二个蜀汉的话,诸葛亮就是浪得虚名吗?

 

凡事不能单看表面,正如阁下到甜品打工,除了拜师学艺外(即偷师盗艺),均可从老板身上学得营运甜品店的所有学问,到阁下不甘寄人篱下时,就可公告天下说自己工作不快才「被迫」离开甜品店。阁下另起炉灶建立另一品牌时就不会被骂「道义有亏」了。牛根生对伊利的运作了如指掌,建立蒙牛时,只须把伊利的营运方法COPY并作出改良,就能省下不少时间。再者,当时中国的经济仍高速起飞,蒙牛要搭上经济号快车为时未晚,牛根生的成功自有天时配合。中原地产的建立与成功,结合天时地利与人和,所以施永青亦讲过,如果要他在这个年代建立另一个中原地产,根本是冇可能,因为年代不同了。何必苦君作为施永青的支持者,忽略了施先生的过往言论,在引用牛根生例子时,亦难免把施永青拖下水去,此乃失策 . . . . . .

 

何必苦君认为:「蒙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年牛根生被迫离开伊利,一样可以创立更强大的蒙牛」其实是逻辑谬误,牛根生例子只能当个别例子,如以施永青的老子哲学思想,他大概会认为牛根生「死好命」呢。如何必苦君把牛根生的成功例子作为励志故事,是很不错的,若把它作为「排中」的工具,乃不恰当。

 

地先生

2009411

 

 

附文六

 

王先生:

 

今日路过地产资讯网,看到您的呼吁,也想一趁热闹,测试一下自已的洞察能力。我认为何必苦的看法有两大失当:

 

1.         劲歌金曲的比喻运用不当。十多年前的十大歌手,很多容或已被人遗忘,但如果是一个连续十数年上榜,对乐坛作出巨大贡献的歌手,你说让人忘记就可以忘记的吗?歌神阿Sam就算今天不再高歌,他还是歌神,因为他在香港粤语流行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已然成立。我相信何必苦不敢否定王先生是一位高明的统帅,其原因也在於此。

 

2.         蒙牛牛根生和怡居王文彦的故事是两码子的事,不好混为一谈。我虽然对牛根生的事不甚了了,但相信他离开蒙牛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市场景况与王先生离开中原时的市场景况实在不可同日而语。牛先生面对的仍然是百骏竞走的时代,有能之士在广濶的中国大地之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最后,何必苦以蔡枫华暗喻王先生仍然沉溺於昨日的辉煌之中,我认为有点监人食死猫之嫌。

 

庐山过路人

2009413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