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文亮言 返回
浏览人次:41590    回应:30
文亮言

现在买楼的不能叫购买力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6年10月16日

  近日,楼价飙升之余,新楼盘去货甚速,有物业代理话现在购买力澎湃,楼价很快便会升越去年历史高位,而且愈升愈有,大有叫人有买趁手,我话现在买楼的人,不少是采用高成数按揭,即使是几千万豪宅也不例外,除了高成数按揭之外,地产商还要用到12年超长成交期来吸引买家,用到那些方法才能够买楼的人,不能够叫做购买力,而是地产商放贷能力,因为,如果地产商不采用那些方法,而让那些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即使没有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他们都很难向银行取得合理成数按揭,正因为地产商免买家压力测试,他们只需付5至20%首期,便可以成为业主,其实,他们是有赌徒心态,但他们亦要考虑,楼市稍为回调,他们不但已付的首期化为乌有,还会欠下一身债务,如果他们继续供款还好,如果停止供款,物业便会被地产商及财务机构没收,变成银主盘后在市场放售,今日所买入的楼宇便会成为明日供应量,楼价亦会为此而受压。

  大家应该了解到,今日楼市,尤其是细价楼升势,是一堆未及资格置业的人受到地产商强劲放贷能力而变成业主,他们自己亦知道,处境是非常危险,但有人话,唔买楼仲更加危险,这当然是,买不买楼都各有危险,但用高成数按揭买楼不但危险,而是同搵命博没有分别。

  其实,高成数按揭是预支购买力,现在不少人用此方法买楼,但如果不是有高成数按揭,他们便要多储几年钱才可以买楼,这反而可以令到购买力有延续性,但如果太多人采用高成数按揭,虽然会令到购买力立刻爆发,楼价上升,但如果无以为计,成交量以及楼价便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结果对最近置业的人不利,所以,千祈唔好误会现在购买力澎湃,其实,这只不过是地产商放贷能力的化身。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阳光 2016-10-16 12:39:57
热情善意提醒,不要受过热气氛影响,希望令小市民冷静多思考,多谢博士的善意
2. 2011年开始 2016-10-16 12:55:14
Admin:无以为计(继)
3. 华特 2016-10-16 13:18:59
多谢博士提醒,不然很多人抵挡不住指数再勇闯高峰嘅诱惑
4. 真真薯片 2016-10-16 13:50:05
其实到底有几多人会地代既9成财仔按上会?
7. jjc 2016-10-16 14:20:25
富贵险中求,任何投资买楼都有风险,相同,任何唔投资唔买楼亦有相应风险。

能创业兴家嘅人,每一个都饱经风霜,亦都见惯起落啦!
8. 井 2016-10-16 15:31:47
最近又有朋友用笔者已听到厌的理据,推论香港楼市是只升不跌的。之前已在9月12日发文题为《香港人自己呃自己》,说明由英国脱欧之后的大幅反弹是因为之前累积的购买力,因应一些似是而非的理据,一次过释放出来,但当这些需求被市场逐步吸纳之后,市场很大机会回复拉锯平静状态。最近有更多笔者的观察:

9. 七十后 2016-10-16 17:09:57
博士苦口婆心,善哉善哉!
10. 凝风 2016-10-16 18:59:06
多谢博士的分享~

小弟觉得"现在买楼的不能叫购买力" 有点不够到位
因为这是铁一般的成交,真正是购买力。
只是那个"力"来源不是来自买家,是来只贷款力。
应该是 "购买力 VS 贷款力"

回望当年,房利美、房贷美事件,就是过度借贷,一到不景气,大量断供,直接引爆不良贷款资产。

而香港市场相对有压力测试制度,这制度只是对买家贷款力封顶。
细心想一想,压力测试制度只是相对"目前收入"比例一个评估。
实际有没有改善借贷质素,其实没有!
失业就失业,目前收入比例可作准吗!?
市场、银行体系热钱太多,白热化了按揭战,银行借贷质素其实一直在下降。
买家贷款力封顶情况下,诱使了很多没能力的人进行高扛杆。
除了2003年SARS失业率明显上升,一直失业率维持平稳低位。
热钱几时会走?
好多企业发盈警,香港市况已经陆续出现大量吉铺,但失业率没有明显变动。
小弟认为这是计时炸弹,有可能引爆不良贷款资产的伏线。

希望博士有机会,可以讲解一下银行借贷质素~
11. 舍神 2016-10-16 19:01:03
纳米盘热卖是我一直的迷思之一。

如娘家在就近,少数买家当扩充多间房也许可以理解。但现今纳米楼比同区无论地点坐向景观更好的豪宅尺价更贵,简直颠覆了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的地产铁律。

有理性的人怎会买呢d住唔得人的单位来住?如果不是行政措施朽曲市埸.......怎会有人买?

闻说马鞍山的宏安的纳米盘有6成是投资者 (忘记那报纸报导)。

香港这 developed region, 理应步日本呢d老年城市后尘, 战后婴儿潮进入银发族,未来需求正降。香港无退休保障,人人希望有多层楼收租,唔使do都有人养,安享退休晚年。可能呢方面的投资需求著实不少。

早个月有朋友的妈妈抽到马鞍山的宏安的纳米盘,一房单位相信3百多万,朋友形容妈咪好似中了六合彩一样开心,说预计可收万三月租咁话。 (其实佢唔知知否迎海5xx尺的新盘只收得15k多d........仲未计$4-5的管理尺价)

也许买的人跟本无打算是用来住。咩叫细价楼,一如博士所说只是杂物房,我也搅不清楚了。


12. 向引刀・土著说不 2016-10-16 19:18:19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3%80%90%E8%84%AB%E8%8B%A6%E6%B5%B7%E8%AC%9B%E6%A8%93%E3%80%91%E7%B8%AE%E6%B0%B4%E5%96%AE%E4%BD%8D%E7%9A%84%E8%83%8C%E5%BE%8C%E5%8E%9F%E5%9B%A0%EF%BC%88%E8%84%AB%E8%8B%A6%E6%B5%B7%EF%BC%89-082701330.html

舍神,睇完可能会明小小嘅【脱苦海讲楼】缩水单位的背后原因(脱苦海)

自  | Yahoo财经 – 2016年10月14日周五香港时间下午4:27

近年新建的住宅项目有一个趋势,就是单位的面积越来越细,团结香港基金发表报告,指出新盘单位平均面积将由2016年的785尺,下降至2019年的670尺。

新盘越来越多一房以及没有间房的开放式单位外,最近就有个楼盘将595尺的单位间成四房,若以类似面积的单位,以往只会间作两房,意味著每一间房的面积都一同缩水!甚至连最新推出的出售公屋绿置居项目景泰苑,最细的单位面积只有192尺,连200尺都没有。

单位面积越建越细,最直观的原因是在楼价高位之下,要令到银码降低,就唯有减少每个单位的面积。而降低银码,除了令到更多人有能力购买之外,在税务上和按揭上也可以获得好处。

比如印花税是以累进式计算的,银码越细税率越低:200万的税率为1.5%300万就升至3%400万就升至4.5%。无论对於自住者或者投资者来说均是越细越著数。至於按揭,现时700以下的单位都是六成按揭,若果申请按揭证券公司的按揭保险二按,450万以上最多只能按八成,450万以下则可在特定情况下获得九成按揭。

但站在宏观的角度,将单位面积缩水,可以在同样面积土地之下提供更多的单位,比如政府就推出不少「限量地」和「限尺地」,就是要求发展商减少提供大单位,亦可帮助政府在每年供应单位数目上更易达标。可以无怪乎连居屋和绿置居都要提供细单位,副作用就是买入缩水单位都就要动脑筋在怎样使用。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61013/bkn-20161013172124703-1013_00842_001.html?refer=fn2

林一鸣破解楼市不跌之谜!(睇片)

【on.cc东网专讯】 香港楼市癫升,连经典蟹货盘嘉湖山庄亦单位升穿97年高位,咁搞法,楼市仲会癫几耐?但另一方面,港股突然转弱,连跌4日,连50天线都失守埋,又会唔会真系应验「股灾月」嘅魔咒呢?
13. al 70 2016-10-16 19:53:00
1-以前,正常系1对夫妇出$买楼。
2-早2一3年,由老豆老母开始出$买楼,比仔女结婚,。
3-到而家入市,要高杠杆,12年成交期等优惠,引你入市。
4-下次,应该系零首期,有id card,每月按时供款.已搞定。

14. al 70 2016-10-16 20:11:28
冇办法,4m 以下,银行可按9成,发展商唯有起3m 几货。
.比少少少水位,等买家幻想下卖4m。
银行5受按,发展商做9成半受埋你赌埋尾场。

15. 浪子心声 2016-10-16 20:28:14
舍神兄写得好,非常认同买纳米楼多为投资客,我都好期望当大量纳米楼入伙时会产生甚么现状?

个个都想租出纳米楼,但到时供应多,究竟香港有几多人能接受租纳米单位居住呢? 接受这么细单位的租客又会愿意付出多少租金呢? 对楼价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我相信这个情况将会成香港楼市历史一个非常有趣及重要的课题,甚至是世界研究的课题?

16. On 99 2016-10-16 21:36:42
民主社会,你一世攞综援又系一票,我一世拼命搵钱交税俾癈靑去攞一世综援都系一票⋯好能公义
17. 萧峰 2016-10-16 21:38:47
纳米楼我估入伙高峰期应该系2017-2018,  大量一 房, 每间租金最少12000-13000,有几多租客承担呢?如果近中环金钟,可能有一定需求,如果系山旮旯,我谂唔到需求究竟有几多。


18. 浪子心声 2016-10-16 22:44:01
萧峰兄:

纳米楼约200尺,如月租13000元,尺租要65元,在中环金钟都有啲可能得嘅!

但新界好多交通方便嘅屋园,尺租大多不到40元一尺,沙田第一城都系约35元一尺,2017年年中真系要睇下果班买咗纳米业主点睇啦?
19. 舍神 2016-10-16 23:31:43
To 12楼

如果不是行政措施朽曲市埸.......怎会有人买...

把大量大单位改位供应纳米楼,理应压低纳米盘尺价丫...

我当然知是累进的SD, DSD作怪, 但一个马on山纳米楼卖16k一尺, 比起同区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更好的海景楼贵出20%!! 仲系住唔得人的杂物房!  总也是令人费解!!

Soro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价格不是由供求定的, 而是 perception定的!
20. 引刀一快 2016-10-16 23:46:39
To 11楼 舍神兄

三个字解开你迷思,“俾人水”。

呢个世界,水人买嘢不外两招,诱导你贪婪、激发你恐惧。

租13000?

我2012年去睇铜锣湾曦峦,AA话可以租85蚊尺喎。
21. 向饭民说不 2016-10-17 00:31:07
引刀,你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诱导你贪婪、激发你恐惧。

投资市场本来就是这样。有人买,有人卖,成交就是市价。投资纳米楼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市场自然有工论,就好像几年前卖了自住楼的投机客,现在被市场惩罚。

纳米楼当炒,因爲政府的干预,令买大面积的楼成本太高,逼投资者投资细价楼。政府未有辣椒之前,省的主要是高价楼,当时对炒家来讲,买高价楼,更加容易管理,当时豪宅升得好急,其实民生需要的低价楼,还有很多,记得曾特首讲过元朗新界北仲有很多价钱合理的楼,但是香港人还是逼到政府出辣椒,结果今日高价楼升幅是减小了,但是民生楼,却被投资者炒高。


22. 向饭民说不 2016-10-17 00:36:01
引刀,2012年买豪宅是要比5,6成溢价去买。不过这些豪宅关啊井,狼子鬼事咩,其实当时元朗,屯门,新界北,哪里有很多价钱合理的楼,如果买左,这几年也生了接近一个double。
23. 萧峰 2016-10-17 00:40:33
浪子兄

对供应量的讨论,我突然间有个解读,会否未来的供应量大增并非来自土地供应大增,而是来自纳米楼入伙高峰期?即,博士的细价楼爆煲论仍存在,但应改为纳米楼爆煲论。呵呵 ..... 😅😅

24. al70 2016-10-17 01:04:23
其实5须要迷思,锁3年,市场买1件少1件,
二手盘不多,
买家唯有同发展商买楼,任佢开价,加价,加推,再加价
大发展商多多按揭都受得起,基本控制整个楼市尺价,
真系完全feel 到---地产霸权----四个字.。




25. al70 2016-10-17 01:55:31
马安山,消费其实5平得过市区。。。
比较似样大商场,
都系发展商控制,呢样亦都系屋苑式敞病,困兽斗。
好似将军o,
买楼找李生。
电费,加道理,
煤气另外李生。

26. 浪子心声 2016-10-17 04:11:44
萧峰兄:

二十多年前,日本楼价问题成为全球关注议题,今天亦是经济学上常引用的个案和历史。

我个人相信今天香港的「纳米楼」(nano flat),极有机会成为历史议题,因为我估计「纳米楼爆煲」可能在2017年中至2018年中期间发生,这亦是香港楼市正式进入长期下跌周期。

基本上大地产商己知道纳米楼几时爆煲,他们己尽其所能,卖得几快得几快,小心留意他们卖楼的手法,就知有几「狠」!
27. 真真薯片 2016-10-17 09:54:21
在下认为纳米楼爆唔爆, 要睇地段

其实2, 30前都有唔少单栋200尺以下既纳米楼, 主要系港岛, 呢批纳米楼经过时间既考验都冇爆, 所以在下认为除非价钱太离谱, 例如3万蚊尺, 咁可能市区纳米楼都会爆, 如果两万蚊尺以下而地点又系港岛电车路+地铁附近, 就未必会爆, 当然唔爆唔代表佢会升, 只系唔急跌而已

但系依家连新界都有纳米楼, 果d就牙烟好多了
28. 井 2016-10-17 10:26:58
本港大部分物业地契年期多至2047年止,部分人忧虑银行或因此收紧2017年后的最高按揭年期,银行公会署理主席谭何锦文承认有关事宜有可能影响银行按揭政策,冀政府厘清相关政策。

谭何锦文出席银公例会后表示,有注意到「2047年地契限期」事宜,承认有关期限或影响银行按揭政策,她透露银公已经向金管局,表达对2047年地契到期事宜的关注,现时期望政府当局可以厘清相关政策。

另外,她提到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本星期跌穿6.7心理关口,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忧虑增加,引起人民币拆息短暂抽升,但离岸人民币的资金对整体占比很小,因此拆息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会出现较大波幅。



29. 大只佬 2016-10-17 10:52:50
爆唔爆睇下日本东京的棺材屋咪知罗,啲棺材屋只可以瞓低唔可以企起身,但系价值一啲都无爆到喎,所以保唔保值始终要睇位置,揸住好位置嘅物业系唔可能爆,再睇睇啲长辈30年前系鰂鱼涌用两三万买嘅物业,到依家升值到800几万,爆条毛。
30. CC 小弟 2016-10-17 14:23:05

以前细个读中史, 读到澶渊之盟都不禁对北宋破口大駡, 明明打赢做乜Q赔钱比辽如此无骨气?  大个先知, 原来系小财唔出大财唔入的道理, 送钱比辽人买番自己出产既野, 从而长远控制辽国既经济, 再以操控物价等等手段使辽国破产.

条桥在香港一手楼原来一样用得番

31. 井 2016-10-17 17:51:54

九十年代初打工仔要买楼,远比现时容易,楼价较低,首期成数亦低,唯一问题是利息高,所以当时很多人渴求一份银行工,贪有利息优惠可以节省供楼的开支。

以前上车不算太难,但周边朋友大部份都是过了30岁才置业,主要理由是不想被楼宇按揭绑死。要供楼,就要睇老细面色;要供楼,就未必够胆去创业。当时香港社会机会多,趁年青搏杀,等到事业有成,或者成家立室、安定下来才买楼,是颇为普遍的想法。

相比之下,今时今日年轻人置业心态急进得多,20几岁就想要上车,原因和前日徐缘所讲考试被抛窒的现象十分相似。老实讲,400万元只可以买到百几尺劏房,自己就不信还有几多升值的空间。可是年轻人一方面未经历过楼灾,上次楼市「建华之乱」已经变成都市传说,他们只知道近年楼价一味继续升,调整期顶多一年;另一方面又对自己前途欠缺信心,觉得人工升幅有限,创业死亡率高,现时不买楼锁定成本,将来更加无可能。

换句话讲,现时大部份香港年轻人面对自己前途这一份考卷,好像经过补习社名师洗脑一样,答案清一色是要买楼,因为对前途无力,被楼价的升势抛窒,人哋咁答於是自己又咁答。而由於上车的基本条件已经相当高,遥不可及冇得跟,又反过来再进一步加深了无力感。

香港政府一味搵地,想增加住宅供应,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香港最大问题是欠缺商业领袖,带领年轻人觉得自己有前途。上一代的模式,包括低技术制造、贸易中介人甚至旅游零售,通通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唯一剩余价值是帮国内人走资,却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赚这一条水。由於欠缺视野,无计可施,上一辈累积资本上了岸的一群,就惟有一味囤积砖头收租,有份推高楼价,亦间接令年轻一代沉迷要买楼。

在一片楼奴文化之中,更加需要向年轻人展示多元化的可能,所以收回杰志足球中心是大错特错,何必进一步强化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上车高」的想法?畀个机会香港的足球员在黄金期全心全意去踢波,香港可以出到曹星如,说不定也可以出一个中田英寿。香港年轻人不要只得上车供楼一个梦想,就要多方面都乱咁试,才可以试出一条生路,令他们重新正正常常,在20几岁时为事业而战,而不是为物业而战。
32. 引刀一快 2016-10-18 05:00:10
唔知1986年咩屋卖两三万呢?九成半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