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精英文集 返回
瀏覽人次:18370    回應:1
精英文集

放下心頭大石

曾俊華
財政司司長
2014年7月20日
自我在去年2月宣布實施「雙倍印花稅」(DSD),經過一年半的時間,立法會終於在上星期二晚上深夜,以49票贊成7票反對,通過了相關的《2013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能夠趕及在今個立法年度完成DSD的立法工作,我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一班同事可說放下了心頭大石。

DSD是繼2010年的額外印花稅(SSD)、2012年的買家印花稅(BSD)後,我推出的第三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希望在超低息和供應偏緊的環境下,增加樓市交易成本,減低需求,從而降低物業市場出現泡沫的風險,維護本地金融系統穩定。自去年起,樓市亢奮的情況總算有所緩和,證明這些措施發揮了效用。

今次處理「雙倍印花稅」的立法,我們除了需要進行大量游說和解說工作,更棘手是要與時間競賽。草案被編排在今個立法年度最後一次大會議程,在印花稅草案之前,大會還要處理其他草案,立法會能否趕及在會議完結之前完成「雙倍印花稅」的審議,我一直沒有十足把握,只能寄望立法會議員能夠把握時間,爭取在上周二晚十時會議完結之前進行三讀表決。

「雙倍印花稅」有效控制樓市風險,廣受公眾認同,立法會內亦有跨黨派的共識,期望草案及早通過。上周二早上,立法會審議草案的進度明顯加快。由議員提出的12項修正案中,除了有關「租者置其屋」計劃的一項,其餘都被否決。值得一提的是,當中大部份修正案是在分組點票中,於兩個組別都被否決,反映大部份議員都期望「雙倍印花稅」的調控樓市效能可以保持。

至於有關「租者置其屋」的豁免,政府在政策原則上並不認同有關修訂,由於有關修訂只涉及幾十個非本地永久居民,以租戶身分購買公屋的個案,對整體政策本身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害,我們尊重立法會的決定。

周二晚上,立法會主席決定為印花稅條例的審議作最後衝刺,草案在十一時前得到大比數通過,同事第一時間向我通報了結果。我感謝各位立法會議員為草案「加班」,亦感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一班同事們一年多來的努力,讓草案能夠及時通過,向市場發出清晰準確的信息。

我留意到最近的樓市,尤其是細價樓市場有再次熾熱的跡象。我特別關心這一個市場的買家,因為在樓市走勢一旦逆轉時,這一批買家一般的抵禦能力通常較弱。我希望提醒他們,在決定置業之前,必須要注意未來息口和樓市的走勢,以及自己的負擔能力。

另外,金管局在上周五公布了今年iBond的發行安排,認購期由星期三(7月23日)至下星期四(7月31日),這是我們連續第四年發行iBond,發行安排跟以往三年相若,持有身份證的人士可以透過21間配售銀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及證券經紀認購。

特區政府於2009年推出政府債券計劃,目的是促進本地債券市場發展。債券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發行機構投資者債券,現時已向機構投資者發行接近700億元的港元定息債券,年期由2年至10年不等;而第二部分則以零售投資者為目標。然而,近年長期的低息環境,減低了傳統定息零售債券的吸引力,我們於是在2011年透過發行與通脹掛鈎的iBond,啟動零售債券部分,一方面提高市民對債券市場的認識及投資的興趣,另一方面希望能夠為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

市民過去三年踴躍認購 iBond,2011年首次發行收到15萬份申請,認購額超過100億元發行上限,接著兩年的iBond繼續廣受歡迎,申請人數逐年遞升至2012年的33萬人及去年的52萬人。每年的iBond申請人士當中,都有超過一成是首次開設投資户口的市民,可見iBond確實有助提高大眾對債券市場的認識及興趣。當然,iBond不是政府債券計劃的恆常項目,我們會按每年的情況,逐年決定是否發行iBond。

2011年首次發行的iBond將會期滿,假如你一直持有iBond三年至到期日,每手一萬元債券三年累積收取$1,358利息,平均年利率4.52%, iBond作為應對通脹投資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市民應按照自己的資金運用需要、投資風險接受程度等考慮是否認購今年的iBond。

http://www.fso.gov.hk/chi/blog/blog200714.htm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LIKE 2014-07-21 10:15:52
Any plan to expand the size of iBond to cater for demand of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f MPF?
Guess the management fee of MPF can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or waived if one's MPF account 
is entirely invested in i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