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文亮語 返回
瀏覽人次:35280    回應:11
文亮語

環球金融海嘯之歷史重演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5年10月11日

        在2008年,美國,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正名是環球金融海嘯,但該次危機,對香港的影響較預期為少,而不少香港業主現正享受危機帶來的低息環境,不少外國專家都很奇怪,究竟是什麼理由,香港可以避過那次危機,有一句話,我認為形容得非常貼切,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時,香港因為經歴過亞洲金融風暴,超過十萬人變成負資產者,所以,到2008年,大家在投資方面,無論買物業或者金融產品都非常小心,在借貸不高之下,差不多全港人都能夠全身而退,除了少部分投資者買入了雷曼迷你債券,但時間會令記憶淡忘,當日,令環球金融海嘯出現的原因,在無聲無息下現正開始,如果我們不汲取歷史教訓,歷史是可以重演。

      在環球金融海嘯前,由於美國銀根鬆動,雖然美國銀行監管甚嚴,但一般人仍然是很容易向銀行借錢,所倚賴的是有一些顧問公司專為客戶做向銀行借錢的服務,他們會撰寫銀行所需的報告,提供有關的入息證明,當中又做些少改動,例如將散工變長工,佣金變薪金,將出租物業的租期壓縮,做成每月租金暴增,銀行有默契地根據報告所提供的資料而批核有關貸款,但這些都是經不起考驗,而那些人在收取到有關貸款後,除增加個人以及家庭消費外,還胡亂買一些金融產品,當他們沒有能力依時清還供款,就是金融海嘯開始之時,這些在美國曾經發生的事,現正在香港上演。

       與美國當時一樣,現在香港出現了一些中介服務公司,為客戶撰寫報告,教客戶如何提供有關收入證明,向銀行借錢,成功率比一般人自已向銀行借錢高很多,不過,那些報告所提供的收入含水分太多,一旦出現客戶未能如期還錢,即使資產價格不變,危機仍然會開始,一旦危機出現,資產價格就會急跌,歴史就會重演,近期的劈價貨,有部份是因為業主未能供款,業主壯士斷臂的行動,大家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最低限度,將個人借貸比率降低,就算有風暴,都能夠挺過去。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超 2015-10-11 09:45:47
👍
2. 路人皆知 2015-10-11 10:13:03
😀博士的想像力真豐富!
3. Desmond 2015-10-11 10:50:55
香港能避過2008年危機,另外一些原因是自由行暢旺,國內人到香港買名牌如買菜,國內經濟增長亦良好,但這些利好因素都在減退中,情況正在逆轉,博士所說的香港危機是在增加中。
4. 十郎 2015-10-11 11:15:23


         山雨欲來天欲雪,

         來時能飲一杯無?


5. 先見之明 2015-10-11 11:47:27
半年多前,部分人都說博士想像力豐富,但今時今日已經不再是想像了,事實已擺在眼前。博士👍
6. 路人皆知 2015-10-11 12:01:15
其實樓市嘅野,半年只是好短時間、現在你話佢講中都唔多覺得,就算勉強算是估中一些徴狀,好彩吧,不如大家看長啲,一年後被正常化的樓市指數同今天比如何?應該比較清楚,好過日日唱跌都唔跌,點算好呀?
7. 蕭峰 2015-10-11 12:40:11
rmb不貶值,自由行還會繼續掃蕩日本、韓國,無解。人行8月貶左小小,又即刻收返。自由行為甚麼不再來hk,除左政治原因,仲有hkd太貴,當然去掃yen的地方啦!所以本港消費失去動力,都唔係短期改變的到架!
8. 路人皆知 2015-10-11 13:12:59
還是比較相信被正常化的樓價指數,客觀地看樓價事實正在高位整固。
9. 望東樓 2015-10-11 16:04:06
Would like to re-state few details about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stitutes in US (US + International banks and non-banks actually) leading to the 2007 crisis.
- due to capital requirements, banks care about their b/s size. US Banks generally didn't like to put mortgages (normally fixed rate, up to 30yrs) onto their books.
- These FIs normally initiated these loans but then sell them to the US-government owned (but not guaranteed) bodies like Fannie mae / Freddie mac etc, which in turn funding themselves and leverage part of the risk by red-packaging them in mortgage back securities (MBS).
- These FIs were also issuing MBS themselves.
- By issuing MBS, these FIs mitigated majority of the credit risks of these mortgages. So they did not care whether these mortgages will default eventually.

I remember at that time, zero down payment loans were popular. There were also mortgages with amount exceeding the purchasing price of the properties.
10. 金融磚核 2015-10-11 17:17:09
2016年將揭開序幕‘金融磚核爆’.
11. Alan Pepper 2015-10-12 00:55:40
無聲無「息」地上演,真貼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