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散文集 返回
瀏覽人次:16200    回應:17
散文集

港樓下半年大鑊了

微子
2016年5月25日 (東方)
香港經濟下半年將面對四不明朗因素,一是英國脫歐公投;二是美國加息;三是美國大選;四是中國債務,四因素隨時令香港跌入深淵。深港通年內必開通,資金會等宣布才懂入市?目前市況交投慘淡程度絕不會因深港通後改變,這個利好消息,我認為對市場刺激不會多於24小時。

四大危機 隨時負增長

以上四大危機,若用程度分類,最輕微應是英國脫歐公投,其餘三因素隨時會攞香港命。英國脫歐,一來對港影響較間接,二來成事機會較低,反而歐盟才是最受影響。英國是歐元區最大單一貿易夥伴,對英出口佔GDP 2.5%,脫歐或令歐元區GDP減少0.2至0.3%。這個減幅,我相信中美兩大市場可消化,對全球影響短暫,上周民調顯示支持留歐者佔大多數,相信公投出現黑天鵝機會不大。

美國大選應是特朗普及希拉妮之爭,若特朗普當選,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料將重臨。希拉妮當選對中國亦不會是好消息。無論誰當選總統,可預期中美外交及貿易摩擦不會比目前小,香港必受累。

至於美國加息及中國債務似是山雨欲來。美息問題素來透明度極高,市場共識是當失業率跌至約5%,通脹重臨2%就會啟動加息,當市場仍揣測六月會否加息時,看法是極短視,若六月不加,推遲至七月或九月才加,是否表示股市就可創新高,之前聯儲局不加息,對全球股市只是極短暫支持,到下一次議息時又再回軟,因市場只看數據,美國經濟及通脹已到位,利率正常化必出現,但我認為,香港市場太側重於今年幾時才加息,忘記美息趨升事實,未做好應有防風措施,尤其樓市。

內地經濟放緩,「權威人士」否定加大放水可激活經濟政策,香港第三季經濟隨時出現負增長,即本地下半年隨時出現經濟不景,但仍有被迫加息的可能,年底又要面對新任美國總統如何跟中國交手,若你是長線投資者,會否仍選香港資產?投資跟賭博有共通點,贏面愈低,賠率必然愈高,在股樓上,即要有大折讓價位才有值博率。

微子 

由任職國際大行到創業揸莊,經歷無數金融巨浪,以識見捕捉趨勢,博高Fund,也要有Fun。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給老編 2016-05-25 08:52:54
呢位仁兄仁姐寫乜呀!佢自已都講英國脱歐影響香港好小,咁仲算入負面因素做乜,又係堆砌之文,我地班資深會員寫嘅嘢好佢千倍萬倍,唔好登佢啲廢文啦。
2. Taiwaner 2016-05-25 09:35:26
我到覺得他寫的有些道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3. MSK 2016-05-25 09:44:55
同意樓上,呢篇文真係求其打開份報紙都揾到差吾多質素的.....
4. 晚吹 2016-05-25 09:46:28
炒冷飯, 上年已講過。
5. 向飯民說不 2016-05-25 13:41:07
倫敦都可以選出伊斯蘭教做市長,基本上可以說英國的回教徒占比應該好大,伊斯蘭教徒應該會投入歐,加上白鬼。估計應該留歐。

留歐的原因就是歐洲白鬼將歐洲變成伊斯蘭國家的結果。
6. 引刀一快 2016-05-25 14:10:43
向飯

你覺得香港會唔會成爲中國嘅一條回教村?
7. 向飯民說不 2016-05-25 15:43:19
樓上,香港應該吾會,回教不是中國人一杯茶。非法移民也有越南人和印度,當然回教徒越來越多,對香港的政治壓力會好大。回教徒和基督徒是完全不會包容其他民族。
8. 向飯民說不 2016-05-25 15:50:24
最近覺醒了,基督徒真是應了那句話,人不要臉,就天下無敵。
9. 十郎 2016-05-25 18:05:27


      樓上 : 回教與基督教係同出一源。


10. 微子的『中國債務』,咁就揸筆呃稿費! 2016-05-25 22:00:55
https://hk.news.yahoo.com/%E9%99%B3%E5%BE%B7%E9%9C%96%E7%82%BA%E4%B8%AD%E5%9C%8B%E7%B6%93%E6%BF%9F%E5%A4%A7%E8%AD%B7%E8%88%AA-101600153.html

陳德霖為中國經濟大護航

財華網財華網 – 2016年5月23日星期一下午6:16
Facebook  馬上成為Yahoo 新聞的Fans

中國經濟硬著陸? 中國資金外流? 中國債務風險高漲? 中國產能過剩拖低經濟? 為香港管理逾36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今天在立法會上就中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市場對中國經濟關心的問題,以宏觀角度作出詳盡分析,就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各種擔憂逐一拆解,實行為中國經濟大護航!

2016年首季中國經濟(GDP)增速只有6.7%,為7年來最慢。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憂慮。陳德霖詳細陳述多方理由,力陳中國經濟硬著陸機會非常低微。首先是中國經濟仍然是全球增長重要動力。於201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仍高達38%;對全球大宗商品能源需求仍然保持升勢,2015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升8.8%,鐵礦石升2.2%,銅礦石升12.3%,穀物升24.3%。

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維持增長

商品      進口數量            進口價值

                   (2015年按年變動%)

原油      8.8          -41.2

鐵礦石 2.2          -38.7

銅礦石 12.3        -11

穀物      24.3        -4.4

資料來源: 金管局          

中國經濟硬著陸機會很微

中國面對經濟結構調整,產能過剩,生產放緩,以至部分生產線遷離,也是拖低中國經濟的重點因素。不過陳德霖教你將目光放眼至另一大版塊服務業。他指中國服務業持續擴張支持就業,於2015年中國服務業佔GDP貢獻達51%,工業及建造業降至41%;而服務業創造的就業人數亦已超過製造業,前者佔就業人數的42%,工業和建造業佔29%。

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外匯儲備由2014年6月近4萬億美元高峰,至2016年3月期間減少了7810億美元,亦引發市場對中國資金外流的擔憂。對此,陳德霖反駁,中國外匯儲備減少,這其實是中國藏匯於民的表現。這期間居民境外資產增加了4280億美元;而內地銀行境內外幣貸款減少了1760億美元,而企業境外借款跌幅約2780億美元,企業以人民幣換美元,以償還美元債務,有利減低企業貨幣錯配風險。

外匯儲備降  藏匯於民

市場亦關注中國高負債風險問題。陳德霖從三個角度,並與全球發達國家比較,以證實中國負債情況仍然可控。首先,他從整體負債率與國內生產總值規模比較,中國相對發達國家其實並不算高。中國的公私營部門整體負債,佔GDP比率於2015年為230%,而發達國全球之冠的日本,比率為487%;負債比率高於中國的發達國,還包括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韓國、美國。當中再以家庭、政府、企業債務細分,他指出中國政府和家庭負債情況並不高,家庭債務與GDP比率於2015年約30%,政府約50%;企業負債情況較引人關注,比率達132%。

主要經濟體2015年負債與GDP比率

國家      比率(%)              

日本      487        

法國      358        

西班牙 355        

意大利 343        

英國      340        

韓國      304        

美國      252        

中國      230        

德國      223        

資料來源:  金管局                                                                                                   

若將負債與資產作比較,他認為中國企業資產負債率在國際上亦未算太高,2015年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63%,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企業的比率更高,西班牙達76%。陳德霖認為,由於中國股票融資市場未完全發展,企業融資仍以銀行貸款為主,因此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63%亦不為奇。

各國企業資產負債率比較

國家      比率(%)              

韓國      48          

美國      52          

英國      55          

日本      57          

德國      59          

中國      63          

法國      66          

意大利 71          

西班牙 76          

資料來源: 金管局          

小型房企 產能過剩行業負債較差

陳德霖又從企業償債能力角度進行分析。中國企業的償債能力正在下降,但情況尚可。中國企業盈利與利息支出比率,由2012年的5倍降至2015年的3倍。雖然市場不斷擔心內房股的債務負擔,不過陳德霖指出,中國房地產商的盈利與利息支出比率達4倍,高於整體3倍水平,只是當中的小型地產商和產能過剩行業償債能力得確較差,均錄得負數,產能過剩行業約-0.5倍,小型地產商為少於-0.5倍,反映這些企業處於虧損狀況,不足以支付利息支出。不過銀行貸款予產能過剩行業,佔整體貸款比重只有2.8%,因此他認為風險仍是可控。

因此,總括而言,陳德霖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不高。服務業擴張支持經濟增長和就業,抵銷製造業放緩的影響。政府、家庭負債不高,企業負債增長較快但風險可控;內地企業償債能力下降但情況尚可,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比例不大,銀行體系有足夠緩衝應對貸款損失。內地企業已減低外幣負債以降低貨幣錯配風險。內地經濟增長仍較其他主要經濟體高,出現硬著陸風險被誇大。然而近期一線城市樓價上升較快,以及內地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值得關注。

今天,陳德霖掌管的金管局公佈2016年首季外匯基金投資業績表,在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仍然錄得241億港元的投資收益,按年大增1.9倍,主要受惠於環球債市和匯市投資。陳總的分析,可以信得過吧!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 http://www.finet.com.cn ) 財華香港網 ( http://www.finet.hk )或現代電視 ( http://www.fintv.com )

11. 引刀一快 2016-05-25 23:53:45
十郎兄

近日少見你喎。
12. 十郎 2016-05-26 01:48:49


      刀兄 : 沒有話題啊,沒有插咀機會。


13. 基金騙子 2016-05-26 10:33:13
讀後感:

1.微子所列因素都是人云亦云,沒有獨特見解,將人所共知的資料重組句子,作者在做小學功課。
2.其他筆者如湯生,蔡生都具有高質素文章,微子的劣質文章能在此發報與之并排,明顯不是靠真材實料,要不充數,要不靠關係。
3.誇張恐嚇性標題,與毒報嘩眾取寵,失德手法沒有分別,最後勸喻微子一句:獻丑不如藏技,你無智慧也不要侮辱讀者智慧,這裡不歡迎小丑。
14. 向飯民說不 2016-05-26 11:33:17
10樓,基督徒計錯一條數,共產教洗腦只是一時,但是回教徒洗腦卻是世世代代。共產教去到基督教國家,很快變基督徒,回教徒去基督國家,還是回教徒。
15. 我是10樓 2016-05-26 12:58:47

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維持增長

商品      進口數量            進口價值

                   (2015年按年變動%)

原油      8.8          -41.2

鐵礦石 2.2          -38.7

銅礦石 12.3        -11

穀物      24.3        -4.4

資料來源: 金管局          ---------------


單純睇住中國去年的大宗商品進口需求數字上升,就不覺得主要重工業產能出現嚴重過剩問題。

而主要大宗商品國際價格下跌,亦並非中國需要不足,而是歐、美、澳、日、韓、及其他主要重工業國產能過剩,所導致大宗貨品下跌才真。即是所謂的分析員唱淡話,其他發達國家宏觀經濟出現問題,中國經濟都差不多好不了那裡去,邊有咁樣「一竹篙打沉一船人」的理論!換句話說:中國經濟乏力,你歐、美、澳、日、韓、及其他國家經濟體系更加無眼睇才恰當!

16. SHUN 2016-05-26 13:49:19
文章唔好又洗乜春回應呀?…………一班托市怪未散得到貨呀?
17. 廢青們:參考一下外媒怎樣說, 2016-05-26 16:02:17
俗語話:手中冇把米,叫雞也不靈。喱隻雞咪就喺你老闆美國囉‧‧‧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5%9C%8B%E6%8A%95%E8%B3%87%E8%80%85%E6%B9%A7%E5%85%A5%E7%BE%8E%E5%9C%8B%E6%88%BF%E5%9C%B0%E7%94%A2%E5%B8%82%E5%A0%B4-040726571.html

中國投資者湧入美國房地產市場

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 – 3時前
Facebook  馬上成為Yahoo財經的Fans
  • 由房地產開發商Scott Rechler牽頭、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一家風投財團斥資16.5億美元收購了位於紐約第六大道1285號的曼哈頓寫字樓。
    檢視相片

    華爾街日報 - 由房地產開發商Scott Rechler牽頭、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一家風投財團斥資16.5億美元收購了位於紐約第六大道1285號的曼哈頓寫字樓。

雖然今年美國商業房地產銷售放緩,但中國投資者仍在向這一市場投入資金。

根據交易追蹤機構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數據,中資企業今年迄今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美國商業房地產收購交易達47筆,交易總額為93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投資者是美國商業房地產最活躍的海外買家,同期加拿大投資者在美國購置房產的交易總額為42億美元,不及中國投資額的一半。

相比之下,去年全年中國投資者完成了71樁美國商業房地產交易,交易總額為60億美元。

隨著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中國投資者的海外投資規模出現飆升。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內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下,中國投資者希望通過海外投資使財富保值。

Real Capital的高級副總裁科斯特洛(Jim Costello)稱,中國投資者正將更多資金投向西方市場的安全資產。

​據知情人士稱,在最近的一筆高調交易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 LFC, 簡稱:中國人壽)上周參股購買了位於紐約第六大道1285號的曼哈頓寫字樓,具體參股比例不詳。由房地產開發商Scott Rechler牽頭、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一家風投財團斥資16.5億美元收購了這幢建築面積為180萬平方英尺(約合16.72萬平方米)的寫字樓,該寫字樓的租戶包括瑞銀集團(UBS Group)和寶維斯律師事務所(Paul, Weiss, Rifkind, Wharton, & Garrison)。

Rechler表示,他的公司RXR Realty LLC吸引到了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因為該公司能夠說服瑞銀續簽租約至2032年。瑞銀佔據了該寫字樓一半左右的空間。其他投資者對購買該寫字樓持謹慎態度,因瑞銀的狀況不穩定,尤其是在市場放緩跡象不斷出現之際。

Rechler稱,其他投資者的熱情由此受到打擊。

即使是在房地產交易活動總體放緩的情況下,中國投資者仍在湧入美國房地產市場。Real Capital表示,2016年頭四個月,投資者購買了總值1,359億美元的商業房地產,低於去年同期的1,714億美元。

整體交易活動放緩的背景是,商業房地產牛市已持續六年。許多投資者已經離場觀望,因為他們認為自2009年以來一直穩步上升的商業房地產市場價值可能趨平、甚至開始下降。

債務融資也變得越來越難。據行業出版物《Commercial Mortgage Alert》稱,截至5月10日,華爾街僅發行了285億美元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証券,去年同期的發行規模為441億美元。

但亞洲、中東及其他地區買家的熱情通常比美國國內投資者更高。這些買家中有許多人都渴望將其資產多元化。另外一些人則是對本國國內的風險感到擔憂。

直到2012年,中國政府還禁止國內保險公司購買海外房地產。在相關限制取消後,中資保險公司開始在全球購置房地產。

去年,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China Ltd., 2318.HK, 簡稱:中國平安)一起進行了其第一筆美國投資。這兩家公司在波士頓熱門地區濱海港口區(Seaport District)購入了一處5億美元開發項目的多數股權。

科斯特洛稱,海外投資者過去關注的是紐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這樣的標志性資產,但最近他們的視線擴展到了大都市市區以外的地方,以尋求更高回報。上周,巴林主權財富基金購入了一項資產組合的49%股權,該資產組合包括從鳳凰城到達拉斯的七棟寫字樓。該資產組合建築面積共計120萬平方英尺(約11萬平方米),該交易對其估值約為2.5億美元。

Peter Grant